正文 第43章 用寬容之心澆滅嫉妒的火焰(1 / 1)

在人際交往的道路上,我們或因才華出眾,或因事業有成,難免會遭到別人的嫉妒。如果我們不能寬容別人的嫉妒,輕者造成朋友反目、同事疏遠,人際關係惡化;重者會引發矛盾和糾紛,損壞我們自身的形象。麵對別人的嫉妒,我們既不可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也不可低聲下氣討好別人,求得“諒解”。這樣做是於事無補的,說不定會適得其反,加重別人的嫉妒心理。正確的做法是寬容別人的嫉妒,以寬容之心去感化嫉妒者的狹隘胸懷,讓他從內心接受我們的才華和成功,用我們的人格魅力去消除別人的嫉妒心理。

大家都知道“負荊請罪”的故事。

說的是趙國有個叫藺相如的宰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廉頗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麵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麵對廉頗的嫉妒之心,藺相如笑而避之。藺相如的門人覺得藺相如太過容忍,沒法受這口窩裳氣。於是,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文官、武將一條心。現在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就會給秦國造成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麵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關係和好,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

相反,那些心胸狹隘之人,對於他人的能力,往往是心存嫉妒。三國時期的周瑜一生征戰無數,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橫行天下的抱負。他少年得誌,風度翩翩,文采超群,有口皆碑。18歲出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立下汗馬功勞。每次出征,指揮若定,揚長避短,出奇製勝。在遇到諸葛亮前,可以說周瑜的人生道路太一帆風順了,幾乎沒吃過大的敗仗。曆史好像對周瑜開了個玩笑,就在他事業達到頂峰時,偏偏出來一個才高八鬥的諸葛亮。當周瑜發現自己的才能在諸葛亮之下時,心中憤然怨恨蒼天“既生瑜,何生亮”。他不能容忍一個比他更強的人!三氣後終於吐血命歸黃泉。

嫉妒心使得如此英才早逝,實在可惜。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寬恕他人的嫉妒之心,正確對待其優點和長處,並給予肯定,不僅可以使他人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及價值,也能使周圍的人認識到我們所具備的優良素質和高尚品格,不僅利人而且利己。對別人的成績和優點視如眼中釘,肉中刺,人前諷刺,人後誹謗,其實是害人害己。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到下雨天,雨傘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它過得很快活。

可好景不長,雨衣得到了重用,雨傘感到非常失落,對雨衣的態度很快由羨慕變成了嫉妒。

一天,雨衣剛工作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一邊睡起覺來。雨傘覺得這是個大好的機會,於是就來到雨衣旁,用傘頭把雨衣紮了個大洞。幹完了這一切,它滿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個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來,發現有個破洞很心疼。他於是就用剪刀,從雨傘上剪下來一塊布,縫在雨衣上。因為主人的手巧,補丁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而雨傘卻被丟在了垃圾箱中哭泣。

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都大,因為他既要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為別人的幸福而痛苦。

弗蘭克林說過:“良好的態度對於事業與社會關係,正如機油對機器一樣重要。”在工作中,可能有人在某些方麵不如我們,卻比我們提升得快,或許他的才幹不如我們,但他們的人際關係肯定比我們處理得好。麵對這種情況,沒有必要去嫉妒被提拔者,而是要相信“是金子早晚要發光的”。同時,也要檢討自己為什麼空有才華而不被重用,是性格有問題,還是人際關係不好?

寬容別人的嫉妒,用一顆寬容之心來澆滅他們嫉妒的火焰,這對我們,尤其是對優秀的人來說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成功離不開別人的支持和關心。如果我們不能寬容他人的嫉妒,有可能三人成虎,我們的形象有可能就在一片嫉妒聲中受到破壞,這對我們的進步和成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一個優秀的人也是一個寬容的人,寬容別人的嫉妒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