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和我姐姐(1 / 1)

“桃之夭夭,有虛有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姐姐和我的名字就出自於這句《桃夭》。

本來我的名字是陶宜室的。可是上學之後,我覺得寫這麼多筆畫是在很難寫,而且,又不好聽,所以跟父母提出申訴,一直申訴到爺爺那裏,才給我改成了夭夭。

夭夭,多好的名字,而且容易寫。我挺滿意的。

爹娘很覺得無奈,因為說起來姐姐宜家的筆畫更多也沒見得要改,偏生我多事。好在讓他們老懷大慰的是大女兒並沒有也嚷嚷著要改名字,多少給了他們一些麵子。

姐姐和我是雙胞胎。就出生的情況來看,我就很磨人了。媽媽大概陣痛不到半小時後就生出了姐姐,結果我一直磨了三個小時才出生。所以我和姐姐雖然是孿生,可是生日卻不是同一天。

懂事之後,某個冬夜家人圍爐夜話,小姨說,本來我應該先出生的,但不曉得為什麼兩姐妹在媽媽肚子裏掉了個,變成了姐姐先出生。有點危險的是,我出生之後,半天沒哭出來,被爸爸好一陣打才哇了一聲——難怪我從小就喜歡跟爸爸對著幹,不是沒原因的——後來更是送進了恒溫箱,說是因為姐姐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壓著我了,有點先天不足。

我親愛的姐姐,雖然她那時候還小,雖然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大姐的範了,但是知道這碼事之後,對我的保護和縱容更是無微不至了。

十歲的時候,我偷看她的日記,她寫:“昨天夜裏突然醒來,就去看了看妹妹,她的小臉很可愛,在月光底下可漂亮了。想想就覺得特別驚險,妹妹差一點就在媽媽肚子裏被我害了,現在她身體也還是不如我好,我一定好好的保護她長大。”

**********************************

姐姐和我的性格似乎有很大的不同。她會執著地完成每一個開始,而我,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於是,是我挑起的要學跆拳道、要學鋼琴、要學大提琴、要學繪畫、要學唱歌。

可是,最後堅持到底的都隻有姐姐。

至於學習成績,就更不用說了。小學的時候依靠姐姐的重點,我每回可以撈第二名。初中的時候,依靠姐姐的重點我依然可以保住前十的位置。高中的時候,雖然難度加大,但是依然優哉遊哉的在年級前六十。

而姐姐永遠都是第一。

我們姐妹的成績令多少人為之吐血。

同一個院子裏的小孩都被父母天天耳提麵命要以陶家大閨女為榜樣。為此,我們那一年的小孩大多成績優秀、全麵發展,姐姐有著很大功勞。

反而是我,這個距離姐姐最近的小孩仍舊日日混水摸魚。

自打六歲那年的改名事件,爸媽已經認命了:小女兒不是盞省油的燈啊!好在大女兒平衡了,也就隨她們姐妹去了。

這麼多年,倚仗姐姐的大樹,我乘涼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