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這是具有標誌性的一天,這也是很有韻味的一天。這一天不是昨天的是是非非,這一天也不是明天的風風火火。這一天是玉和也就是炎黃二帝的父親的就職大典。隻見玉皇宮內錦衣衛風光滿麵,他們在為自己的領袖值守崗位。看他們有的手持玉國旗,這麵旗上畫著龍馬奔騰圖;看他們有的頭戴金剛帽,這頂帽上刻著五行八卦徽。皇宮內花香飄滿堂,皇宮內彩燈掛滿道。

副:玉皇宮始終如一,從玉皇天帝首次將以金陵塔為核心的建築群改造成玉皇宮開始,玉皇宮就一直保持著玉族社會的具有核心標誌性的建築,直至今日。玉皇宮內除了頭號建築金陵塔外,第二號建築當屬金鑾殿。話說金鑾殿有一位殿長,這位殿長是首席玉皇玉皇天帝的貼身侍女上官玉。從玉皇宮執勤宣告員對站在金鑾殿前的眾人說道。

宣告員:宇宙聯邦東王公與西王母聖駕來臨,請諸位隨其上殿議事。

副:眾人見玉帝王母後拱手施禮道。

眾人:恭請王公與王母。

副:玉帝與王母但笑不語坦然走進金鑾殿。玉帝身邊有金童,王母身邊有玉女。這兩個顯然是少年人。金童身穿黃彩服,玉女身穿白彩服。因為金童的服飾與東王公相似,而玉女的服飾則與西王母相似。由於東王公原是玉界人,玉界國色為黃色。而西王母本是寶界人,寶界國色為白色。所以金童玉女有如此服飾。隻見金童開口道。

金童:請諸位隨我主公與主母進殿議事。

副:聽了金童的話,眾人跟隨著進了金鑾殿。金鑾殿分正殿與左殿與右殿三大殿,這正殿是玉皇與群臣公開議事的殿,左殿是金鑾殿殿長的辦公殿,右殿是玉皇的辦公殿。隻見金鑾殿正殿還有一殿台,這個殿台是兩大偏殿所沒有的。金童與玉女隨東王公與西王母上了金鑾殿殿台,眾人也在台下分列兩班站立在從殿門口到殿台的道路兩側。玉女開口道。

玉女:今天是我大玉界國主與國母也是我大宇宙聯邦東王公與西王母的就職的第一天,今天的早朝議會主要探討國主玉皇的帝號,請殿下諸位議之。

副:殿台上安穩的坐著東王公與西王母,他們二人麵帶微笑的注意著台下的一舉一動,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諫議。首先出班的是原玉皇上帝楊天佑與原玉皇後帝李娥的兒子李耳,這李耳原是上一任玉皇,為玉皇上帝。李耳也是現在東王公與西王母的兒子,詳情請參閱《主要人物》的講解,不提。李耳率先出班早奏道。

李耳:啟稟王公王母,我宇宙聯邦總統特命汝二人管控我玉界與我聯邦九天銀河,此職物非比尋常,堪與宙王相提並論,我思索那宙王是宙王太皇,我想,東王公不若立帝號為太,為玉皇太帝。請玉皇鑒納之。台上的人與台下的人聽了都開始議論紛紛。又一人出班來奏,這人也是東王公與西王母的兒子,名叫楊眼。關於楊眼的報道讀者也要參見《主要人物》,那裏有詳細介紹,一筆帶過不提。李耳雖與父親劉璽有一定的隔閡,但作為三個兒子的一個不得不在眾人麵前獻言獻策,以顯示自己的本事。楊眼開口道。

楊眼:適才李耳閣下建議立我玉皇帝號為太,為玉皇太帝,我認為不可。有言道:師者,父母也,一日為師,終身父母。普天之下焉有與父母同名的孩子。所以,宙王為太皇,我玉皇斷不能為太帝。畢竟,我玉皇東王公乃是我聖祖宙王的十二學徒之一呀,以此鑒之,我玉皇斷不能立帝號為太。不知在下所講是否屬實,望殿下與殿上均議之。

副:殿下的眾人與殿上的金童玉女以及王公王母他們聽了都對二郎楊眼的說法表示讚同。東王公遂發言道。

東王公:適才二郎所論恰到好處,李耳立我帝號為太帝斷不可行,請諸位再議之。

副:於是,殿下又開始交頭接耳起來。台上的王公與王母也不是交談著,他們二人密切注意著台下的動靜。忽然,東王公開口道。

東王公:適才我聽見三郎丞相的想法了,他的想法我很感興趣,不如讓他來發表一下他的見解吧。

副:王公的這番話明顯的是點名讓他的幼子劉丞相講話。劉丞相一貫聰敏謹慎,被父親與西王母一貫看好。此時聽了父親的話,心裏也是樂滋滋的。他出班拱手啟奏道。

丞相:啟稟王公王母,在下不才,開門見山,我諫議立王公帝號為大為玉皇大帝,尊王母為王母娘娘。請納之。

副:王公與王母聽了正和二人的心意自然十分讚許,但又不能一拍即定,王母笑著問那深受眾人讚賞的三郎劉禪道。

王母:不知丞相有何高見,試解說一下我二人為何要為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

副:丞相聽了,不慌不忙,便有條有便繪聲繪色的解釋起來,他開口道。

丞相:王公與王母本是我大玉界首席國主玉皇天帝的孩兒,二位閣下又是宇宙間的四大固有通靈中的陰陽聖靈,二位可以說是法力無邊,功力無上。我宇宙聯邦總統命二位為東華帝君與西美帝君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二位為天造地設的一對夫妻。我以及殿下的諸位都素知王公有自以為大故能成其大之能,夫大者,太之初也。大之極方為太,不為別的,隻看字麵就知道太比大多那麼一點點,更何況,我聯邦總統為無極祖聖宙王太皇,太皇自然是名副其實,想我那玉界國主立帝號為大自然也是相當稱職。然而,我再加思索,夫玉皇天帝可以簡稱為皇天,玉皇上帝可以簡稱為皇上,還有我那王母曾昔曆任過的玉皇後帝也可簡稱為皇後,按照此舉,當今聖上若為玉皇大帝就要簡稱為皇大。微臣竊以為聖上斷不可簡稱為皇大,可直接簡稱為玉帝。

副:說到此,丞相緩了緩氣,他不等其他人接口,似乎不想讓別人打亂他的思維,而他繼續道。

丞相:不知尊上以及殿下的諸位對在下的言論有何看法,若無異議,請聖上立即正大帝統。

副:原以為丞相緩過氣會繼續滔滔不絕,沒想到卻戛然而止。眾人正在回味當中,台下的李耳對丞相老弟的提議並不十分讚許,隻因李耳一貫聲明:因其不自以為大故能成其大。而丞相卻說王公是:因其自以為大故能成其大。這兩種成其大的原因顯然是矛與盾的關係,而當老弟丞相又講玉皇大帝斷不可簡稱為皇大時,李耳感到意外。此時李耳出班啟奏道。

李耳:啟稟王公王母,適才丞相大人的提議頗有道理,我表示毫無異議,並加以解釋為何玉皇大帝為何不可簡稱為皇大。大家都知道,我李耳素認為:夫成大者,因其不自以為大也。那皇大二字明顯的是自已為大之心昭然於世,這與我聯邦聖人的隱忍之心相當不和。再者,我東王公本是天帝之子,其輔助宙王太皇創立天下一統的宇宙聯邦,功不可沒,秉太皇聖旨與王母專政我大玉界。與在下認為的恰恰相反,我東王公因其自以為大故能成其大。其英雄與魄力,自然遠在眾人之上,堪為我大玉界的玉皇,可為玉帝。我堅信,玉帝將是我玉界的永恒的國主,因為皇天曾說:皇天不負有心人。我那東王公自然是十分有心的,因其有自以為大之心,而這心又是公道之心。還有我那太皇也曾說:信我的,有福了。我東王公是太皇的學子自然是信太皇的,太皇念其功績,遂許以為東華帝君,主管我大玉界。玉帝,直觀明了,微臣竊以為玉帝將是永世的玉皇,為我大玉界的不朽國主。不再多講,微臣的意思也就是支持立帝號為大,為玉皇大帝簡稱為玉帝。

副:王公與王母聽了但笑不語,示意金童與玉女道。

王公:我隨王母去偏殿商討一下,你二人可宣布早朝休會,稍後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