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罡箴言(1 / 2)

駱紅袖點頭道:“是了,是了,就是稻樹。隻是此時稻米還未成熟,成熟之後,取一粒米也夠人吃上好些時日的。”“啊?”寧嫣然滿心訝異,問到:“難道你們平日裏都是吃這樣的稻米不曾?”“是啊。”駱紅袖點頭道:“這米寬五寸,長一尺,煮出飯來吃後滿口清香,精神陡長,一粒吃完,就算一年不吃也不會餓。我若走後,自然是會為爺爺儲備兩粒的。再說,我也可以去托白猿照顧我爺爺,白猿是最講情義的了。”哦,說起白猿,寧嫣然又想到了那隻死了同伴的白猿,於是問道:“這山上白猿很多麼?”“不多,也就那麼兩隻。”駱紅袖道:“那兩隻白猿本是兄妹,在此山上已經生活和好多年,具體有多少歲我也不知,反正自從我會記事起便經常遇見它們,我打獵,它們找食遊玩,大家都相處融洽。不想有一天那隻白猿哥哥遇到猛虎襲擊,死了,白猿妹妹傷心不已。是我設下了陷阱,將那隻猛虎引來射殺了,替白猿報了仇,所以它心裏是非常感謝我的。”原來剛才駱紅袖已經幫著白猿妹妹將白猿哥哥葬了,白猿對她自是十分感激。“跟我走吧,我帶你去見白猿。”駱紅袖又拉著寧嫣然的袖子說。如此有靈性的畜生,寧嫣然怎可不見?於是她隨了駱紅袖而去。攀過一道山嶺,她們來到了一處掛滿了綠色藤蔓的山洞前,駱紅袖對著山洞吹了一聲口哨,須臾便見一道白光閃過,先前見到的那隻白猿出現在了洞口,一眼喵見了寧嫣然,那隻白猿還有些警惕,擋在洞口並不讓開。“白嬸,這是寧公子,好人。”駱紅袖指了指寧嫣然,又對著白猿指劃了一陣,白猿這才放下了警戒,讓出了洞門來。“謝謝白嬸。”寧嫣然也跟著駱紅袖一道尊稱白猿為白嬸。哈,有意思,一隻大白猿而已。不過,她打心眼裏對駱紅袖充滿了敬佩之意……一個人眼裏的畜生而已,她都可以尊稱它為“嬸”,可見在她的心裏這世上所有的生物都和人一樣平等的,都是該得到尊重的。而白猿的無論對手足同類的不離不棄還是對異類的客觀尊重,都可看出它們是值得人敬重的生靈。穿過幽深的洞道,本來以為是接下來應該是洞穴深處的寧嫣然發現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這洞裏別有洞天……頭頂是藍天白雲,腳底是柔柔青草,清流瀑布,翠竹山林,天然絕壁做屏障,絕壁根部幾個大小不一的洞穴便是白猿的居住房舍。好一處神仙住所啊!寧嫣然的雙眼都看直了,她簡直沒有想到白猿的住所居然選擇和構築得如此精妙,簡直比人還會享受這天地賜予的洞天福地。“紅袖姑娘,你為何不教駱老伯也住進這裏來呢?”她忍不住問道。這地方多好啊,說什麼也比他們爺孫倆現在居住的地方強上不止百倍了啊!駱紅袖笑笑,道:“這裏是白嬸和白叔相守的聖地,裏麵是神算爺爺的居所,我和爺爺乃是凡夫俗子,怎敢貿然進駐呢?”哦……難不成這裏麵還住著神仙?或是有什麼典故不曾?寧嫣然心中猜疑。駱紅袖看出了寧嫣然神色上的詫異,隻是神秘地笑著說:“咱倆跟著白嬸進去便會知曉了。”不知究竟要知曉什麼,寧嫣然也不好再問,隻有緊緊跟上白猿的步伐。白猿將二人帶進了一間洞穴,然後對著一尊神龕拜了三拜。寧嫣然和駱紅袖也跟著白猿一樣對著神龕拜了三拜,之後抬頭瞧見神龕上刻著幾個字:袁天罡之神位。寧嫣然大驚……袁天罡不是大漢唐初期的神算大師嗎?他怎麼會棲在這裏?難道這白猿竟是他豢養的?袁天罡大師現在安在?我要拜他為師!哈,寧嫣然就是這樣喜歡崇拜神人。不過,失望二字旋即就擺上了她的腦門……既然神龕已經擺在此了,那麼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袁天罡已經不在凡塵俗世了……那麼這座洞府一定就是他老人家身前修身之地了……那麼這白猿就一定是他的守屋人了……“白嬸,您和袁神仙……”寧嫣然抬頭問向白猿。白猿不能說人話,隻是朝著她點了點頭,似乎已經從她的表情中看透了她的猜疑,於是又朝著她倆做了個邀請的手勢,然後繼續往裏走。“跟上吧。”落紅袖拉了一把寧嫣然,小聲道:“看來你和白嬸是很投緣了,我從前最多也不過到此一拜為止,今兒個是要沾你的福了,進去吧。”於是二人又跟著白猿進了裏洞,裏洞雪白一片,竟然是個白玉洞,且比外麵更為寬廣,整個洞子或晶瑩剔透,或青碧瑩潤,令人歎為觀止。這時候不但是寧嫣然雙眼直了,就連見過無數稀奇事兒的駱紅袖也驚得目瞪口呆了。白猿指著地上的白玉石頭做了和請坐的姿勢,又指了指四周的白玉牆壁,然後點了點頭,待到寧嫣然兩人在白玉石頭上坐下後,它這才悄然地出了洞去。它這是在示意寧嫣然二人看四周白玉壁上的雕刻和注文。第一幅雕刻畫是一個繈褓中的女嬰,一個相麵的大師。第二幅雕刻畫是一個帝王,一位美女。第三幅畫…………每幅畫的旁邊都刻著注解。寧嫣然一一看去,大抵明白了壁畫上說訴說的故事,關於當今女王的故事……話說女王剛出世時,相麵大師袁天罡來到女王父親的官邸,當時在繈褓中的女王穿著男嬰的衣服,袁天罡看過嬰孩後大驚,道:“龍睛鳳頸,極貴之相。若是女孩,當為天下主。”說完,貌似未分清男女的袁天罡大師便匆匆離去了,獨留下女嬰父親在那瞠目結舌。曌,十四歲時果真被選入宮,如果說她美麗,當然無庸置疑的,否則就不會被選入宮。太宗確實喜歡過她,還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媚娘”。但她自始至終也才被封為才人,地位居後宮第五等,直到太宗駕崩也未曾升遷。可見,皇帝對她是忌諱莫深的。當然,曌女進宮對她的家人來說也是深感“忐忑”的,特別是有了小時候那次麵相後,家人一直保守箴言,時時刻刻如坐針氈……如果真如袁天罡諫言那般,那麼曌女娘家無疑是大幸;但若不得逞呢?後果難以想象!這到底進宮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很難說清楚。一方麵,十四歲的小姑娘,進宮就封為五品才人,確實是很榮耀的事情。另一方麵,“後宮佳麗三千人”,皇帝身邊的女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夠得寵的人卻寥寥無幾,所謂“三千寵愛在一身”,中獎率很低啊。大部分妃嬪都是寂寥一生,出頭的指望很小,所以一般的父母都不舍得讓女兒去冒險。曌女母親楊夫人雖有心讓女兒改變命運,但事到臨頭還是難以割舍,聽到這個消息後,日夜啼哭。但是曌女可不是這麼想,她覺得家裏的生活前景很暗淡,如果進了宮,也許會有新的機會。大概是她父親喜歡冒險的基因遺傳給了她吧,她願意去冒險,於是她進宮了。說起曌女的才能和膽識,那是一般女子所望塵莫及的……據說,曌女當才人時常隨駕騎射,曾幫太宗馴服過一匹烈馬。那一年,西域國王派人向大漢唐進貢一匹名叫“獅子驄”的烈馬,宮廷裏的馴馬師都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可他們剛騎上去,就被摔倒在地,跌得鼻青眼腫。有個慣於征戰的青年將領很不服氣,飛步跨上馬背,那烈馬雙蹄騰空,縱身一躍將那青年將領從馬背上掀了下來,半天也爬不起來。這時站在太宗身旁的曌女請求道:“皇上,讓我試試著吧!”太宗看看年幼而纖小的曌女,笑著問道:“你能行嗎?”“皇上,女子就不能降馬嗎?”曌女從容不迫地回答道,“不過我需要三樣東西:一根鋼鞭,一把鐵錘,一支匕首。”太宗不解地問道:“要這些東西何用?”曌女笑著說:“馬活著就是要給人騎的,它不讓我騎上去,我就用鞭子抽;抽不服,就用鐵錘敲它的頭;再不服,我就用匕首把它宰了!”真是一語驚人。曌女說到做到,她腰插鐵錘、匕首,手執鋼鞭,大膽地逼近烈馬。烈馬照常蹶起蹄子不讓她近身,曌女舉起鋼鞭狠狠地抽了它幾鞭子,並趁機騎了上去,烈馬故伎重演,又跳又縱,曌女就抓住它的頸毛,舉錘朝它頭上就是一下子,烈馬受到錘擊,還沒等曌女亮出匕首,就一聲哀嘶;乖乖地聽從她的擺布,規矩地跑了起來。曌女一把拉住韁繩,躍身下馬,來到太宗的麵前。太宗連連稱讚道:“愛姬不愧是女中丈夫,有膽有識!”從這一件小事上,可以完全折射出曌與眾不同的智慧和膽略,這對知人善任的一代明君太宗來說,要認識和發現曌女超常人的才華,其實並不難。但對太宗來說,他更欣賞懂得婦道、恪守本分的女人,而不是曌女這種才華卓絕的女人。這故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曌女從入宮到太宗皇帝的去世,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她僅僅隻是一個才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