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如何將基層黨校打造成為培育法治理念的重要陣地(1 / 2)

淺析如何將基層黨校打造成為培育法治理念的重要陣地

社科縱橫

作者:張娟

摘 要: 基層黨校作為培訓基層幹部的主要陣地,肩負著黨員領導幹部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本文從基層黨校法治理念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建議通過突出“三大建設”、借助“三個結合”、依托“三個提升”切實將基層黨校打造成為培育法治理念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 基層黨校;依法治國;法治理念

中圖分類號:D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3-0300-01

作者簡介: 張娟(1984-),女,新疆人,中共阜康市委員會黨校。

一、基層黨校法治理念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觀念不強,缺乏常態化。一方麵,基層幹部中存在幹部年齡普遍偏大,法律意識不強,法律知識儲備較少,對具體法條理解有困難,慣性思維定勢固化,實際工作中習慣利用民俗、人情和慣例等經驗解決問題。另一方麵,公民主體意識淡薄,多數幹部缺乏發自內心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追求。

(二)法治素養欠佳,缺乏規範化。一是學法動力不強。部分基層幹部主動學法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麵不願學。另一方麵不會學。再就是不長學。

(三)相關機製欠缺,缺乏製度化。一是缺少基層幹部問責機製和激勵機製。二是基層幹部隊伍專業化程度較弱,定崗不定人崗位流動性較大,工作量大。三是權力運行機製不暢製約法治思維養成。

二、將基層黨校打造成為培育法治理念的重要陣地的對策

(一)突出“三大建設”適應法治理念培訓新常態

一是突出思想建設,引領幹部形成法治思維。定期組織基層黨校係統進行新課公開招標,圍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社會主義法治與黨的領導”“提高司法公信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人才”等,開發一係列法治專題課。結合基層實際開設“接地氣”的特色課。二是突出能力提升,促使幹部靈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模式。科研和教學是黨校工作的兩翼,科研主要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問題,歸納總結,並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科研最終是為指導教學服務。通過基層理論聯係實際,將法治建設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可以圍繞當地法治建設開展專題研討,學員在交流中學習,更有利於其自主學習。三是突出作風建設,形成法治自覺。作風建設最終會影響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抓作風建設,實現作風建設製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二)借助“三個結合”促進法治理念培訓規範化

一是努力推動發展創新依和法治校相結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基層黨校日常工作中更要處理好法治與改革的關係。在法治理念培訓中,基層黨校辦學要按照《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相關要求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