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花掉105個小時的
個人問題
作者:王麗
看完安貝托·艾柯教授的《我是如何消費8760個小時的》,深深地被一個人文學者嚴謹、良好的數字功底折服。了解自己的數字能力,我非常自覺地選擇了以周為計量口徑。
因為迷信充足睡眠對保持大腦活力及延緩衰老的重要作用,我一般會保證每晚9小時的睡眠,如某個晚上,因為在微信上爭論某個問題等各種無聊原因而沒睡夠,我必定會在第二天午睡,以補回相應時間。這樣一來,我一周還有105小時可供支配。每天1小時洗漱、穿衣、上廁所、整理房間,一周用去7小時。
每周一,我會和一個老朋友去打2小時羽毛球。偶爾我們居然打出一口氣30多個回合的長氣球,這時,我會興奮得臉色緋紅,大呼小叫中場休息。斷斷續續的休息,要占到半小時,其間他會告訴我從前一些老朋友的近況,諸如有人搬了新房子、有人生了二胎、有人終於結婚了之類。如此,那些多年不見的熟人,似乎也從未從我生活中隱退。
餘下的96個小時,我一周會有3頓飯在外麵吃,要花掉8小時。飯局如果是晚飯,多半會喝點酒,包廂裏的燈光溫暖、曖昧,仿佛兩個人心裏也挨得近了些。一起吃飯的若是位男性,此時往往會傳播一些八卦。還有一類飯局,是為了老媽才去的。對麵坐的一定是適齡男性,盡管是陌生人,對方的情況卻了然於胸,因為看過照片,也聽大人講過他是多麼合適。當然,最終往往證明,這個人也許合適,但確實不合拍。
還有88個小時由我支配。每天鐵定的4個鍾頭寫字,2小時看書,饒是如此,隻比小學生作業本厚一些的《時間簡史》,從9月看到12月,居然還沒看完半本。我有一種很多本書摻在一起看的壞習慣,最後往往把加繆的話,記成是卡帕說的。
還有46個小時。每天花在做飯上2~3個小時,有時做3頓,真的是很節約時間了。我一周隻買一次菜,2.5小時。我得和賣幹菜的老婆婆討論秋天做倒篤菜的可能性,還要讓賣野味的波波,去前麵賣幹貨的大媽家借熱水,幫我把野雞殺好、褪好毛,再到波波弟兄那裏帶上10塊錢的土鯽魚……有時波波隻有野兔賣,我不愛吃,就跑到海鮮攤上買條鱸魚或幾個鮑魚,秋天一般都是湖蟹。回家蒸炸燉煮一番料理之後,熱幾兩黃酒,再放一首周雲蓬的《九月》或額爾古納的《鴻雁》來下酒。
還剩下26個小時,要用來幹以下事情:一、每年兩次長途旅行,每次半個月。比如,8月在南半球海邊吹涼風,或者1月去尼泊爾雪山腳下吃土豆發呆。二、每年8次以上短途出遊,當天往返或次日返回。賞荷花、尋古銀杏、覓桂香還是探臘梅,全看季節。三、每個月去電影院一次,不論《星際穿越》還是《杜拉拉升職記》。四、每天半小時以上微信、QQ、微博、豆瓣……或聊天或閱讀,否則你會發現,你以為藍翔挖掘機是挖掘機,而其實它已經牛成變形金剛了。五、每年逛數次百貨公司、若幹次淘寶,以證明並努力塑造自己仍是美麗而有品位的女青年一枚。六、聽音樂,跟著胡亂跳舞,心裏想著鄧肯,一周一次。七、極偶爾、不定期的性生活。八、KTV、酒吧,不定期。九、各種心血來潮餘興節目,夏種茉莉、秋養水仙,學彈吉他、偶爾晨跑3天……不一而足。十、不定期傷春悲秋、出神發愣,時間不定。十一、生病或情緒惡劣得什麼也幹不下去,時間不定……
至此,我發現,一周26個小時無論如何也幹不完這些事。當老媽第159次拋出這個問題:你整天到底忙什麼,一把年紀怎麼連個結婚對象都還沒著落?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喏,自己看,我真的沒時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