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逃之夭夭(2 / 2)

後來他也是詢問守門的將士才知道那同夥竟然是太子禮遇接進宮的貴賓,這就難怪了,心中一團的亂麻似乎都理出頭緒來了。

低調的華妃曾數次向那妖女示好,連推玲嬪娘娘入水的大事都出麵幫她大事化無,可見她們早就勾結在了一起,誰知道他們這次見事情敗露後串通一氣演的一出戲,把他們耍的團團轉呢?

韓統領與驃騎大將軍是至交好友,而大將軍霍成的親妹子就是上次落水的玲嬪娘娘霍思。

所以,這霍家與太子這一派的梁子早就結下了。

霍思倒是個有福的人,雖說上次差點丟了命,皇上為了安撫霍家,撫慰霍思,將她晉升為了貴嬪。

她膝下有一子名基,靠著外戚的勢力,雖說不得寵,卻也不至於冷落,在皇上心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軒轅基長雍王軒轅征兩歲,由於未成年也未搬遷出宮,但玲貴嬪畢竟沒有麗妃得寵,不但名位上低了毫無身家背景的麗妃一頭,軒轅基至今還隻能被喚七皇子,而八皇子軒轅征早就破格封了雍王。

近幾年來雍王炙手可熱,皇上曾當著眾人的麵對麗妃酒後戲言說要把皇位傳給雍王,於是奪儲之站主要就集中在雍王與太子身上。

曆朝都曾有過立了太子後,還有已成年大婚後皇子留任宮中以做皇儲的備選。更別提未成年的皇子,以及太子未登基前安置在京城府邸中的各位皇子。

隻有真正意義上的定了大統之人,皇子才會封番離京,不得傳詔不得入京,否則視同謀反。

眼下太子已立數年,皇上也未有明示,未塵埃落定前,隨時都有可能易主翻盤。咱們的皇上當年也不是太子,還不是成了九五之尊。可見通往至高之位的路上,還布滿著荊棘險川,太子隻不過是走在了這條路的前麵,而不是終點。

這種製度有利有弊。益處是能讓皇子居安思危,不苟享於安樂。弊端是皇子間明爭暗鬥,拉攏,打壓,排除異己,這些年明爭暗鬥從未停止過,大家不把心思放在務實為民之上,反而個個長袖善舞勾心鬥角。

像韓統領這種職位與身份,拉攏的人不在少數。太子,麗妃,都行過此事,玲嬪也憑著大哥的關係討好過,可他一直是保持中立的態度。

如今邊防比不得以前,邊界上常有外敵侵犯,霍家與其一眾宗親被越發的重視起來,霍小將軍霍成更是子承父爵,年紀輕輕,屢立戰功。軍權在手比什麼都牢靠,霍思膝下皇子,他們霍家自然是獨成一派。

軒轅基有了霍家的鼎力支持,水漲船高,連皇上都不能忽視。否則皇上豈會真怕委屈了玲嬪而升位分,這還不是看著驃騎大將軍的麵子。

直到霍剛把她最寵的小女許配給他的長子,這份量這意味他自然掂得清,這才擺明了態度。

即便他不站隊,在別人眼中他也是被視為玲嬪軒轅基那一派的。

玲貴嬪與華妃由於落水的事情,明麵上已交惡。太子拉攏不成,定然打壓,眼下怎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怎麼會不惶恐。

還好霍小將軍料事如神,失手後先行一步去做準備,以霍家根深葉茂的關係,捉拿一個刺客應該不成問題。隨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剛才不是這麼多的人都沒能活捉她,出了宮門真的能抓住嗎?他不免有些懷疑。

而且必須是活的,這樣才能在皇上麵前指正她與太子的關係,到時候牆倒眾人推,也許不用出手,自然會有將他的罪名坐實。

韓統領跪在地上良久,隨著時間的推移,憤怒的情緒慢慢地心平氣和了,他膝蓋都磕痛了,軒轅靖卻正眼未瞧的看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麼,這麼久的時間也未再說過話。

誰知道太子是不是故意拖時間的,就在他失去耐心的時候,太子道了聲:“回宮!”

臨走之際也未多他說平身,直到馬車走遠,韓統領才起身活動僵硬的腿腳。

看著遠走的馬車,他微微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