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過年啦(2 / 2)

晁蓋歎道:“這才是生活啊,部隊裏許多外地招募過來的難民才叫悲慘,家裏根本就沒人了,所以軍營就是他們的家。”

楊誌道:“哥哥說得太對了,灑家從軍多少年了,在京城禁軍軍營也從未感覺到這樣的溫暖,過年吃餃子、喝酒、看演出,踢足球,這日子過得比啥都滋潤啊。”

“楊教頭過得還習慣吧,最近一直四下裏忙碌也沒細問。”晁蓋說。

楊誌道:“太習慣了,比想象中的好很多,士兵們素質很高,容易訓練。將官們之間也比較和睦,人心比較清閑。要說唯一的不習慣就是軍部經常講兵法,經常讓我們讀書寫字,這個有些不習慣。”

旁邊石寶笑道:“三國時期關羽還夜讀春秋呢,身為將領多讀書,修身養性總是沒錯的。”

秦明從後麵說道:“說來慚愧,現在想想上次讓清風山的人活捉了去,實在汗顏,如果當時稍微動動腦筋也不會上當了。我這火爆脾氣也該冷靜冷靜了。”

旁邊黃信不置可否,他拜師秦明多少年了,可沒見過秦明能改掉火爆脾氣。

這時候戲台上場景一換,白勝下去了,換上來個玩雜耍的,所謂雜耍就是雜技,這年月街頭巷尾偶然能看到,真正舞台上還是第一次看到。士兵們們到好處紛紛叫好。

晁蓋問:“怎麼沒看到李逵、武鬆他們?”

牛皋黑著眼窩說:“昨天晚上兩人拚酒,估計還沒醒來吧。”

晁蓋搖搖頭,這兩個酒鬼平日裏禁酒可把他們憋壞了,這幾天還不得可勁的喝。

這時候傳令兵過來,對晁蓋耳語了幾句,晁蓋起來抱拳對大家說:“各位繼續看啊,我有事先失陪一會。”

晁蓋回到中軍,拿著傳令兵的小紙條看了看,出事了。慕容知府得知秦明、黃信沒有投靠清風山,派人暗中調查,得出了秦明、黃信投奔濟州的情報,慕容知府決定派青州第一捕快李三刀前來捉拿秦明黃信,估計這幾天就要到了。

晁蓋讓人把朱武請來,事情給朱武說了一遍。

朱武道:“捉賊捉贓,大宋朝是講法度的地方,如果有確定證據想來慕容知府肯定會上報朝廷了,目前他得出的結論不過是推測而已,畢竟黃信帶領數百馬軍到了徐州一帶就消失了。”

“朱軍師的意思是咱們現在怎麼辦?”晁蓋問。

朱武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種事情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幹脆,以秦明、黃信二人的口氣上報朝廷,反告慕容知府狀子。”

晁蓋搖搖頭:“不妥啊,慕容知府的妹子在宮裏受寵,還是放個煙霧彈吧,讓徐州那邊弄點動靜出來。“

晁旬那邊事情還好些,前幾天基本處理完了商業上的事情,正月十五主要是接待附近來拜會的大商人。晁旬、劉梁等人通過商業渠道放出信息去,要組建一艘五十隻大型福船的遠洋貿易船隊出發至天竺、波斯灣進行貿易。遠洋貿易利潤很大,同樣投資也很大,單單是一條福船就要許多的銀子,光是船價就差不多在上萬貫白銀上,這還不算搭載的蒸汽機等等。

晁家村酒樓,今天來的客人並不多,隻有三十多位那樣。信陽王家,獨龍崗李家,滄州柴家,大名府盧家,還有兗州、徐州、沂水一帶的大客商。

晁旬咳嗽了一身,讓人掛出一副巨大的海圖,大宋年間的海圖還是很粗糙的。晁旬說:“在座的各位都是生意人,想必也有些見識。南方福建一帶的商人經常往返南洋,西去天竺、波斯、羅馬一帶進行貿易,一船所獲得的利潤都是以十萬貫計算的。”

兗州的一位大商人道:“利潤是很誘人,俺可是聽說了,南洋不比北方的海,那裏風浪浪大,行船危險很大。”

劉梁道:“海圖大家也看到了,咱大宋就這麼一點點的地方,生意做起來盈利也有限,更何況這些年大宋經濟疲軟,錢越來越難賺。南洋雖然風大,但是並非不可克服的,采用大福船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說著劉梁打了個響指,手下人抬出一艘福船的模型,劉梁介紹說:“眼前這的福船長六十米,寬二十八米,型深九米。設有十五道橫船艙隔板,把船分為十六個獨立的船艙。設置七桅杆九船帆。如此大船航行起來可是很穩當的,船舶建好之後由濟州水軍沿途護航,根本不用擔心海盜,海盜看到咱們的船隊都得躲開了走。所以沒什麼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