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的人也歡呼,蕭讓摘掉帽子,摸了摸額頭,歎道:“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蜈蚣船上,馬華正觀察著蒸汽機的運轉情況,發現這速度太慢了,還不如人力快呢如同一頭老牛一樣,岸上看熱鬧的人紛紛笑道:“老牛,老牛啊。”
船上馬華聽的清楚,道:“開快車,換擋。”
其實蒸汽機輸出的功率是一樣的,在傳動的時候馬華設計了個變速杆,分為低檔,也就是剛才的起步檔,船起步之後如果一切平穩海況好,就可以加到二檔,二檔就是航行檔了,速度漸漸的快來了,時速二十公裏那樣,也就是個電動自行車的速度,不過要知道蜈蚣船個頭也算不小,跑出這速度來在海麵上如同蛟龍一般,身後劃出一道白浪。
“蕭縣令,快看那船真快啊,趕上奔馬了。”蕭讓旁邊人說。
蕭讓手搭涼棚觀望:“的確如此,平常蜈蚣船這速度最起碼得四個最壯的漢子踩動水輪,而且還不能持久。”
馬華問孟康:“咱們現在什麼速度了。”
船上又沒裝航速表,隻能憑感覺,孟康說:“一個小時四十裏的速度吧。”輪船航速晁蓋為什麼也按裏算了呢,是因為晁蓋有米尺,標準的米。五百米一裏,一千米一公裏。因此沒必要搞什麼節。
“這速度如何,能趕上飛鷹帆船嗎?”馬華問。
孟康道:“飛鷹戰船在風速合適的情況下能跑出一個小時六十裏的速度。”
馬華道:“換三檔,試試看能否還加速。”
操作手換到三檔,就聽見吱吱呀呀的作響聲,讓人擔心機器會不會散架。孟康說:“飛鷹戰船雖然能跑出六十裏的速度來,但是那是在很少的情況下,大多數的時候一個小時能跑三十裏就不錯了,所以蒸汽船的速度已經可以了。”
“不礙事,試試蒸汽機能跑多快。”
換擋後船速度果然增加了,但是好景不長,就聽見變速齒輪那裏哢哢直響,然後就停止傳動了。
蒸汽船慢慢的停止在了海上,馬華過去一看,竟然是變速齒輪爛了,看來製造工藝不過關,還有蒸汽管道上還有細微的漏氣,這都是缺陷。船上配件不多,馬華帶著工人搶修了許久蒸汽船才慢慢的開回了港口船塢。整個試航,蒸汽船跑了沒有三十裏地。好的是蒸汽機的確能帶動船,壞的是這蒸汽船毛病太多,還沒有帆船好用。
蕭讓過來道喜,說:“馬廠長、孟廠長,恭喜你們成功了,哥哥非常重視這個蒸汽船,你們是為哥哥立下大功勞了。”
馬華歎了一口氣道:“不開不知道,一開嚇一跳,到處都是毛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改進好呢。”
孟康也哭著臉說:“水輪的堅固程度也不夠,剛才檢查水輪竟然發生了輕微的變形,還是小覷了蒸汽機的動力。”
蕭讓說:“我雖然不懂機器,也不懂造船,但是明白萬事開頭難的道理,哥哥說了錢糧管夠,二位在繼續努力吧,現在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再完善一下就行了。”
馬華道:“說得對,走咱們趕緊去完善。”
馬華孟康帶著工人轉頭進入船塢,又開始了搗鼓。
軸承、齒輪、都得換更加好的材料,潤滑油也必須用蓖麻油,加速操作器也需要改進。對於這些馬華還是有基礎的,畢竟有幾十名工匠,動起手來也快。孟康把兩側的水輪也換了以鋼為軸,主要部位都采用鋼作為骨架,這樣耐受性大大加強了。
雖然第一次試航沒有完全成功,但是好消息還是通過商隊密函立刻傳到向鄆城。
冬天的新濟州島並不太寒冷,如今的新濟州是一片繁華,擁有包括耽羅、高麗在內的男女農場工人在內的勞動力近五萬人,耕牛、騾子三千多頭。旱地三十萬畝,水田二十萬畝。旱地主要是育種天王米用的,輪作小麥。水田是小麥誰和水稻輪作。冬季沒水的時候種小麥。收了麥子後灌水,然後種水稻。從真定、登州、沂州來一萬兩千多名長工了,他們臨時暫住在新濟州島,冬天也不用閑著興修水利,整理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