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安排焦挺把馬匹上帶的熟食拿一些進來,三人坐下,公孫勝拿出了好幾壇子好酒。
公孫勝道:“貧道四處雲遊早聽聞晁團練大名,近日更聽聞晁團練又免費發放了許多薪炭,正可謂名副其實的雪中炭。這一杯我先敬酒給哥哥。”
“慚愧,慚愧。隻是把造船的下腳料送給了一些老人而已,當不得雪中炭這個稱呼。”晁蓋說。
“晁團練謙虛了,你看諸多富豪,寧肯把吃不完的酒肉給狗吃,給豬吃也不會分給窮人吃。東西雖小,但是更能顯示出真意來。年老體弱者,沒有能力砍伐木材,如果不送柴火冬天很可能會凍死,如此說來晁團練可謂救人無數了。”公孫勝說。
公孫勝是道士,不是和尚,喝酒吃肉,三人相談甚歡,吃燒雞燒鵝,喝著美酒。外麵掌燈了,天空還飄起了小雪。
晁蓋帶來的那十名騎兵依然在房簷下執勤,有的站立,有的坐著休息,但都是刀槍不離手。
公孫勝道:“晁團練愛兵如子,為何不讓他們進來也喝口酒?”
晁蓋放下碗筷道:“現在這天氣,邊塞地帶都已經寒冷結冰了,士兵們依然得執勤放哨,鎮守邊關。這就是責任和職責,不能因為天氣的原因而改變。”
“晁團練說的太對了,理當如此。”公孫勝說。
公孫勝一仰頭喝了一杯酒,道:“其實我一出山本來就打算去投奔你的,聽說明年梁中書要給太師蔡京贈送生辰綱,每次生辰綱估計不下十萬貫,原本打算聯絡晁團練一起劫奪了這不義之財,現在看來不用了。晁蓋團練生財的法子多的狠。鄆城的工商業已經很發達了。”
晁蓋道:“這才隻是開始,等兩三年你再看看的時候已經大變樣了。首先是糧食,明年更多的人會種高產糧食天王米,隻要不是極端的旱災水災大豐產是有把握的,老百姓有飯吃著是第一位的。第二是養殖,魚稻共生,會給鄆城增加很多的魚,變成真正的魚米之鄉。同時馬、牛、騾子等大牲口的增多將會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生產力,將會讓更多的人從事其他工作。雞鴨鵝羊等家禽和小牲口的養殖則是對農業發展的補充,能生產大量肉食,既可以銷售,又可以自己食用。第三是手工業,鄆城新種植了大量桑樹養蠶、青麻,這些都是紡織的好材料。最後才是商業,各種貿易會越來越發達的。”
晁蓋把自己經濟發展的暢想一一說出,公孫勝聽的很入迷,也很高興。公孫勝道:“照這個速度,估計等商貿城建成開業的時候鄆城一帶自然就經濟大發展了,將會成為一個稍有的富裕縣,隻是一旦太過富裕必然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想來鄆城這搶肉,以晁團練目前的實力恐怕是抵擋不住吧。”
“辛苦的家業自己創造的,誰敢拿走就得問問我手中的畫戟答應不答應,最近我也一直在招募天下豪傑,出去了一趟,結識了柴進、郝思文、魯達等三位豪傑,收攏了崔野、文仲容、許貫忠三位兄弟。”晁蓋說。
公孫勝抱拳道:“這次出山本來就是打算投奔哥哥的,隻是為了保險起見一直在細心觀察等候哥哥的情況,沒想到哥哥居然上門了,如果哥哥認為貧道還有用,就留下做個軍師吧。”
晁蓋趕忙還禮,道:“能得公孫先生相助,如劉備得到了諸葛。”
“既然哥哥答應收下貧道,那貧道就先為哥哥出第一個主意。”公孫勝道。
“什麼主意?”
“招攬人才的主意啊,你這四處跑也不是個辦法,天下熙熙攘攘的人為的無非是名利兒子,有人喜歡名,有人喜歡利。如果你能給出這兩樣,自然人才就來了。”公孫勝說。
晁蓋思考了許久道:“這個容易啊,錢財我這有不少,名得想個由頭。不如咱們開個擂台,誰打贏了就封個拳王,給個金製的獎杯如何?”
打擂在北宋很常見,諸如蔣門神、擎天柱都是打擂台很出名的。
公孫勝搖搖頭道:“光打拳不行,我感覺要分類多點,相撲、拳腳、槍棒。每個項目得第前三名都有豐厚的獎金,同時還要像狀元一樣騎著馬在鄆城轉上那麼一圈,如此一來哥哥還怕沒有人來嗎?既然來了那不就省的哥哥四處尋覓人才了嗎?“
晁蓋重重的一拍桌子:“好,好,好計策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公孫先生立下大功勞了。”
晁蓋大喜,一直和公孫勝把這個事情研究好了,才散了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