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一種恬淡灑脫、氣定神閑的心態。“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觀天上雲卷雲舒”是其生動寫照。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的人常常在成功的掌聲中變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則在失敗的打擊中變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榮譽的光環下變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為一時的屈辱把自己整個人生塗得一片漆黑……盡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因為缺少了一顆平常心,他們在貧富得失、福禍悲喜麵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輸不起,也贏不起。心境失去平靜,生活失去平和,整個人生品嚐著綿綿無盡的焦慮與惶恐、無奈與苦澀、疲憊與怨怒、失落與惆悵,總是鬱鬱寡歡,終生不得誌,總是患得患失,惶恐不安。
成敗得失都有其自然法則,毀譽褒貶皆為平常中的道理。隻要懷有一顆平常之心,我們就能做到豁達、寬容、積極、樂觀,而不是狹隘、刻薄、消極、悲觀。
什麼是平常心
平常之心絕不是平庸之心,更不是對什麼都無所謂,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具有平常心的人同樣可以擁有遠大的抱負,勃勃的雄心,隻是在艱苦的付出後,他們可以在成敗得失麵前坦然淡定。我努力過,我奮鬥過,我無怨無悔。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就能淡然地麵對貧富與榮辱,泰然自若地麵對成功與失敗,坦然地麵對恩怨情仇,暢然地麵對物喜己悲,悠然地享受生活,淨化我們的心靈。
平常心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是經曆磨難、挫折後的一種心靈上的感悟,一種精神上的升華。我們需要平常心來感受真實,陶冶情操,體味平淡瑣碎中的縷縷深情;我們需要平常心來獨守孤獨寂寞,走過泥濘風雨,潛心播種與耕耘;我們同樣也需要平常心來撫慰創傷,化解恩怨,梳理愁緒,擦淨心靈上的汙垢。一句話,懷有平常心,就是要使自己從私念物欲中擺脫出來,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莫伯桑曾經說過,人生既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糟。人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凡事要有一顆平常心。隻要你勇於微笑,達觀待之,不耽於夢想,不被它左右,隻要你擁有一份平常的心態去麵對,生活將是一帆風順!
保持一顆平常心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傅:“師傅,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我們都不想幹了。”師傅閉著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三個字:“平常心。”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下去。回到公司,一個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則靜下心來,埋頭工作。轉眼間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有一天,兩個人向師傅彙報自己的成就,師傅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三個字:“平常心。”
饑來則食,困來即眠。既平常又不平常,同平常,仍與常人一樣,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高興就笑,傷心就悲;不同平常,使生命更加真誠、清澈,了無心機,隨緣而往,不矯揉造作,不怨天尤人。其行為心境平常又不平常,不平常又平常。
常聽人說一夜無眠,其實,隻因想得太多,不肯入睡罷了。
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生活才有滋有味,才多姿多彩。順境時,我們懂得享受生活,知道這是生活賦予我們的財富;逆境時,我們往往驚慌失措,像一葉迷航的孤舟,靠不了岸。其實,一時處在順境之中,不意味著永遠一帆風順;一時處在逆境之中,也不意味著永遠沒有出頭之日。關鍵看你怎樣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