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如約來到廚娘餐廳,雷曉曼跟張智聊了一會兒,當一談到謝必安的時候,兩人的聊天再一次變得不愉快起來。好在這種不愉快沒有持續多久,第一道菜端了上來,喝著雷曉曼自釀的紅酒,吃著盤子中不算多的肉,張智覺得十分滿足,不由得加快了吃飯速度,雷曉曼笑著說:“別急,後麵還有很多呢!”
張智嘴裏嚼著東西,說到:“嗯,好吃!真好吃!可惜美中不足,量太小了!”
雷曉曼不屑的說到:“好東西如果一次吃個夠,你就不覺得它好了!你以前吃飯那叫填飽肚子,現在吃飯,才是真正的吃飯呢!”
張智納悶到:“吃飯不是為了填飽肚子,還能是為了什麼?”
雷曉曼說到:“我們泱泱古國,飯桌文化有些濃墨重彩的一筆。誠然,填報肚子確實是吃飯的主要目的,但是如果單純的以填飽肚子為目的而去吃飯,那人類和那些飛禽走獸又有什麼區別呢!在吃飯的過程中,學會品味,學會交流,學會感情的傳遞,這才是人類該有的吃飯狀態!”
張智傻笑道:“嗬嗬,你的大道理真多!可能我就是一個粗人,我覺得吃飯隻要能吃飽,好吃,就夠了!”
雷曉曼看了看張智,說到:“好吃,能吃飽就夠了?好,那我問你,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什麼?”
一聽雷曉曼這麼問,張智指著餐桌上的菜,說到:“我不知道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什麼,不過就目前來看,最好吃的就是你做的菜了!”
雷曉曼笑到:“感謝你的誇獎,不過這個最好吃我可擔待不起!這世上最好吃的東西,其實是餓。”
張智納悶道:“啊?餓?餓不是一種感覺嗎,怎麼說是好吃呢!”
雷曉曼解釋道:“比如說,你餓了三天三夜,馬上要被餓暈了,這時候有人給你端上來一盤餿饅頭,我想你吃著饅頭,給你一塊黃金你都不能換。《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我想你肯定聽過吧,為什麼當初在破廟裏兩個乞丐做的湯,朱元璋吃的跟人間美味似的,而當了皇帝之後再吃那碗湯卻難以下咽呢?不是朱元璋位置換了而無法眨眼,而是當初的朱元璋餓了幾天,而當了皇帝的朱元璋每天錦衣玉食,已經不再餓了。”
張智點了點頭:“嗯,你這麼一說還真有些道理。”
雷曉曼笑著說到:“可是如果這盤珍珠翡翠白玉湯沒有再次出現的話,恐怕這碗湯也不過是落魄的朱元璋充饑之物而已,無法算作是一頓真正的飯菜。隻因它再次出現在朱元璋的太平盛世,讓朱元璋明白人間還有疾苦需要他去解決,這道菜的真正價值才體現出來,它才得以流芳百世,你說是這個道理嗎?”
張智點頭道:“對,對。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隻當是一段小故事而已。”
雷曉曼說到:“這就是食物的真正價值,也是我一直倡導的飲食文化。吃飯不是為了果腹,而是要傳達各種訊息。最不濟,也要細細品嚐食物本身的味道,因為這是它留在這世上最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