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生意成功的“悟”字經——從猶太商人身上領悟的16個生意智慧(3)(1 / 3)

事實上,世上的任何東西,絕對無法保證“一定會價值攀升”,而是有時升值,有時貶值。不知不覺中,有時還會變成資產價值為零的情形。正因如此,許多人總會在購物之後後悔。

“當時如果不那麼衝動買下來就好了。”

許多人在搬家時,發現家中竟然有那麼多無用的東西時,常常會說這句話。東西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價值,最後變成垃圾。人死了之後,生前所有的東西不是留給子孫,就是變成垃圾讓人給埋起來,甚至還會造成汙染。

在猶太人看來,物質欲望再強的人,死後也沒有辦法把東西帶進墳墓去。後人還會為處理遺物而大傷腦筋。倒不如留給他們銀行的存折來得方便,更讓他們高興。再不然寫個遺書,捐贈給慈善團體。

如果聽從猶太人的勸告,買東西時會仔細考慮:

“將來如要把這東西處理掉,它還會有多少價值呢?”

這時,你就不會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了。買進的東西,如果要再賣出去,大概隻剩下一半的價值了。

人們有時麵對餐廳的美酒佳肴,就會食欲大動。其實美食是糖尿病的主因,對於營養補給是沒有好處的。事實上,隻要營養均衡,即使吃的盡是粗茶淡飯,也能夠延年益壽。當然,除了“衝動購物”之外,還有“衝動丟棄”。在丟棄東西之前,應該冷靜地好好考慮一下。還能夠繼續穿的衣服,修理後尚可使用的家電等等還是可以再利用的。

按照猶太人的觀點,在成堆的垃圾中,有許多東西是可以回收繼續使用的。這些尚可繼續使用的東西,如果能運送到那些物資不足的地區,如非洲等地,其所發生的作用將會比丟到垃圾場大得多。

總之,我們花錢的時候,如果能夠像猶太人所說的那樣,想買的東西等三天,而將想要丟棄的東西,多留一天。如此,就會發現還有半數以上物品是可以再使用的。

每天清洗一次砝碼

把商品的缺點給顧客暴露出來。既要把商品的缺陷說給顧客聽,也要大聲宣布“我的貨是最好的”。

猶太民族的先知訓示他們的後人說:

“你們不可行不義。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碼,公道升鬥、公道秤。”

他們的要求是具體的:

“不可有一大一小兩樣的砝碼和量器。

批發商每個月清冼一次量器,小生產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產商要經常清洗砝碼,以其不發粘為度。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碼,每稱完一樣東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誠信是猶太商法的靈魂,是商業活動的最高技巧。猶太商法不僅要求商人“把壞豆子從穀桶裏清除出去,而不能放在消費者看不到的穀桶最下麵”,還禁止在買賣中用顏料塗描衰老的奴隸以及病弱的牛羊、陳舊的器具。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商品”的缺點給顧客暴露出來。然而,他們既要把商品的缺陷說給顧客聽,也要大聲宣布“我的貨是最好的”。

徹底的誠信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對世界的修飾。為了使世界看起來漂亮一些,猶太人的先知允許人們把好衣服洗得更光鮮,把麻布衣服拍打得更薄更精致,把窗子和籃子塗上豔麗的色彩。

猶太商人認為顧客欠債不還是商人的過錯。

現代猶太人對誠信的闡述當然貼近現代的社會。誠信就是財路,就是商業活動中最高的技巧。無論在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無論是對大商人而言還是對小商人而言,這條猶太商法無時無地不在得到證明。

他們明明白白地告訴顧客“我要賺錢”,他們讓世界清清楚楚地看著他們怎樣賺錢。

猶太商人絕不奸詐。在世界商業史上第一個提出“不滿意可以退貨”的,就是猶太商人。這人是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羅森沃爾德是美國希爾斯·羅馬克百貨公司的老板,這句聞名於世的口號提出於上個世紀剛剛開始的時候。

最後期限比持久戰更奏效

談生意者一旦對未來存有希望,想像將來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時,就不肯最後簽約。所以,堅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語氣會替他們下定最後的決心。

生意場上,一些生意人支出架子準備進行持久的拉據戰,他們置生意的截止期於不顧。對此,猶太商人主張以出其不意的方法,來個突然襲擊,改變態度,使對手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束手無策,不知所措。

對方原認為時間挺寬裕,但突然獲得終止談生意的最後期限,而這個生意對自己至關重要,自然會感到手忙腳亂。由於他們很可能在資料、條件、精力、思想、時間上準備並不充分,在經濟利益和時間限製的雙重驅動下,對方隻得屈服,並在協議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