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末日爆發後的第23個年頭。也被這個時期的人類稱作末世紀23年。
那個曾經屬於我們的世界已經遠去。曾經的藍天白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隻有一望無盡灰茫茫的天際。而林立的高樓,肥沃的土地也被滿地的行屍走肉與破敗的廢墟所取代。人類隻能在被圍牆高高圍起的基地中求得生存。因為常年生活在死亡的邊緣,曾經明亮的雙眼,也早已經被死灰一般的絕望所代替。
“吃飽穿暖”這兩個簡單的詞語也成為了現在最奢侈的字眼。食物在弱者眼中隻是基地每天分發給他們,讓他們避免被餓死的必需品。而在強者眼中,吃飽這兩個字眼也很大可能的與死亡劃上等號。而衣服對現在絕大多數的人類而言,已經寶貴到與生命相同的地位了。因為,一輩子很可能就隻有這一身衣服。
“旭日基地”,一個建立在島嶼上的基地。這個島嶼曾經有一條連接大陸的橋梁。不過現在這個橋梁早已經被炸斷了。傳言是在十幾年前,被基地的建立者與他的同伴所摧毀。從此這個基地就與世隔絕。當然,也基本將毀滅世界的元凶—喪屍,永遠的拒之門外。
這個基地與現如今有可能存在的大部分基地相同,同樣是用高高的圍牆,嚴嚴實實的將基地保護在其中。雖然連接大陸的橋梁被毀了,不過還是時常會有零散的喪屍,渡海。出沒在基地的周圍。所以,圍牆四周的瞭望塔,24小時不間斷的有專人觀察,瞭望。時不時傳來的弓弩聲,提醒著基地中的人們,末日還沒有結束。
雖然因為橋梁被毀的原因,基地周圍出沒的喪屍很少。不過旭日基地也不是人們心目中的桃源。因為交通的閉塞和基地建立前,島嶼上被喪屍的摧殘。基地中的物資十分的匱乏。隻有充足的水源和一個不可能滿足全基地人們食物需求的農場。所以經常要組織起足夠的人手,跨橋需找物資。當然,出去之後還能有多少人活著回到基地,可能就隻有老天知道了。
在基地中,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子。而中壯年的男人,在大橋沒被炸毀之前,為了保護基地與家人。大部分都犧牲了。現在基地中的主要戰力都是在大橋被炸毀後的十幾年時間中,由當初的孩童成長起來的。隻要到達16歲的男孩,就要參加到保衛基地和冒死跨橋,搜索物資的隊伍當中去。而女人則要負責起基地中農場的工作。就算是孩子,隻要到達8歲,也要加入學習戰鬥技巧與幫助婦女完成基地中的日常工作。當初帶領他們來到這裏建立起這個基地,被他們稱作“末世的曙光”的人曾經說過:“在末世,沒有一個人可以白吃白喝。你們的努力和拚搏,不是為了我,也不是為了某一個人。僅僅是為了你們自己。為了能夠在這個殘酷的末世活下去。你們要記住,在末世能不能夠吃飽,甚至於能不能夠活下去。全都取決於你付出了多少!”
雖然這個男人和他的朋友們,當初為了基地,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帶領同樣為了基地,為了家人的大部分男人冒死衝過大橋,將大橋摧毀。從而消失在了基地。雖然現在活下來的人,尤其是當時的孩子們都不能確定他們還有多少活著,或者是否還有活著的。但是,那個男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卻從來都不曾被人們遺忘。是他,告訴了眾人,活下去,不管如何都要活下去,一個人最寶貴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也不是尊嚴,而是生命。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末世,一個人最大的責任也是活下去,為了自己,也為了人類能夠留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