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專輯
唐風新韻
李旦初·《抗日英雄譜》
【中呂·快活三帶朝天曲】
愛國將領吉鴻昌
天生硬骨頭,熱血寫春秋。橫刀立馬斷江流,威震張家口。
【過】小樓,大猷,呼起風雷驟。山河破碎恨悠悠,聚眾驅倭寇。
恨隻恨禍起蕭牆,同根萁豆,相煎誌未酬。此羞,此頭,換我山河秀。
注:
①1934年吉鴻昌自張家口輾轉至天津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聯盟”,在其住宅三樓一角編輯出版《民族戰旗報》,聯絡愛國誌士,鼓吹抗日。
②吉鴻昌《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巾幗英雄趙一曼
大江邊宜賓白楊,楊柳岸門第書香。夜沉沉深閨燭光,野茫茫路在何方?好一個新潮女郎,雄赳赳踏破天荒。
【過】卸紅裝立馬著戎裝,扛紅槍橫槊跨長江。殺倭寇白山黑水戰旗揚,黃埔軍威震沙場。剛腸,牢房作戰場,(你便是鋼針紮、竹簽夾、電刑烤、烙鐵燙)(怎敵俺)氣蓋山河壯!
【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
抗日名將佟麟閣
鐵拳兒緊握河山,箭眉兒怒對凶頑。今日裏風淒月慘,一聲吼氣衝霄漢。
【過】盧溝曉月不勝寒,血海戰猶酣。大刀砍向鬼門關,齊聲喚,笑唱凱歌還。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
抗日名將郝夢齡
風蕭蕭滹沱血雨飛,霧茫茫忻口硝煙味。雷隆隆耳邊槍炮聲,雨淒淒夢裏妻兒淚。
【過】躍馬太行隈,禦寇雁門陲。萬壑英雄氣,千岩虎將威。休悲,血染千山翠。巍巍,高峰一座碑。
李玉平
過喜峰口抗日戰場
輕車正過水關樓,血染櫻花憶舊仇。
虎將橫空磨利刃,大刀落地斬頑酋。
長城堞缺悲凝淚,東海檣傾恥覆舟。
更喜神州新鑄劍,高峰須讓鬼聞愁。
原振華
【雙調·駐馬聽】
過忻口戰役舊址
棄洞殘牆,爛漫花開誰個賞。硝煙彌漫,血凝疆土戰豺狼。望崖邊小徑深藏,青碑無語雄風蕩。好兒郎,用英魂鑄起那山河壯。
滿江紅· 讚抗日巾幗李林
海韻椰風,心潮湧,金甌痛缺。赴國難,勇擔大義,赤心融鐵。策馬疾飛烽火處,槍林彈雨從容涉。破重圍,熱血染征衫,青春絕。
渺生死,堪女傑,柔弱質,身淒切。換紅旗勁舞,倭寇殲滅。血沃豐碑春色好,魂輝朔漠娟娟月。把芳名、譜入滿江紅,歌千闕。
張梅琴
破陣子·讚抗日英雄
黨率精英抗戰,八年卓絕爭鋒。解救神州民族恨,開路披荊斬棘叢。誓將敵掃空。
不懼刀山凜凜,任它火海重重。寶塔明燈來指引,小米步槍千古雄。江山血染紅。
西江月·黃崖洞甕圪廊感懷
溪水曲盤穀底,懸崖直逼雲霄。石梯狹窄接天橋,瀑濺聲如鳴炮。
鏖戰頑凶倭寇,掃除烈火狂飆。遊人到此念功勞,苦鬥爭來拂曉。
浪淘沙·抗戰
曆史敘烽煙,苦恨綿綿。幾多碧血濺家園。鬼子瘋狂來掃蕩,炮火連天。
怒氣聚眉尖,眾誌如磐。延安燈火亮高原。凝聚民心驅敵虜,譜寫新篇。
師紅儒
【南呂· 一枝花】平型關大捷
國泱泱山河錦繡園,勢洶洶倭寇豺狼性。昨燒東海艦,今犯我長城。激忿填膺,血淚心中迸,刀槍手上明。布天網誅鬼謀生,平型關捉鱉甕請。
【梁州第七】瀟瀟雨壯懷未冷,瑟瑟秋山色猶青,茫茫天地歸岑靜。但瞧見一行甲殼,幾隊蜂兵。蟻遊失陣,蛇委成形。歪挑個貼膏藥的旗旌,叫喧番噪老鴰的音聲。臉迎向沁脾塞鄉風,腳邁過索魂口袋頸,夢驚起軍號震天庭。一霎時車傾,炮鳴。刀光彈雨交相映,鑽地恨無徑。老爺廟專收罪惡靈,小鬼子魄散屍橫。
【尾聲】保家園要了強敵命,打遊擊威揚八路名,鍛鐵骨英雄四邊靖。惡浪平,旭日升,喜看紅旗插雲嶺。
劉江平
【正宮·塞鴻秋]】遊平型關
當年鏖戰硝煙布,全殲日寇師團處。含煙滴翠飛雲渡,穀幽關險迷芳樹。花如碧血紅,石似豐碑訴。忠魂化作擎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