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有了災禍時想得開(1)(2 / 3)

從容自在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歎息,不墮落,勝不驕,敗不餒,隻管奮力前行,隻管走屬於自己的路。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這種“成事在天”便是一種從容自在。隻要自己努力了,問心無愧便知足了,不奢望太多,也不失望。

一代偉人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曆經坎坷,卻活到90多歲,他的養生之道,堪稱楷模。

開朗樂觀,胸懷廣闊,是他的健康法寶。早在1933年,他被第一次打倒時,被派到農村,他卻若無其事,照樣有說有笑,有人替他惋惜時,他則大度地說:“革命哪能一帆風順呢?”1969年他成為全國第二號走資派,被發配到江西勞動改造,骨肉分離,吉凶未卜,可他沒有憂傷,沒有牢騷,泰然處之。他有一句名言:“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

他很善於以幽默風趣的言談,來調解自己的心態。“文化革命”後期,他複出後,不怕再次被打倒,幽默地說:我是維吾爾族姑娘,“頭上辮子多”,不怕人家“抓辮子”,借以打消那些心有餘悸的幹部們的顧慮。

鄧小平又是一個心態平和、平易近人的人,這是他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他一生清正廉潔,作風樸素,有高尚的道德修養。正是養生貴在養心。戰爭年代,他就善於深入基層,和戰士同甘共苦。有一次,全體戰士到後山背糧食,他也要去,大家就說:“鄧主任,你那麼忙,就別去了。”可鄧小平卻說:“命令是我下的,我能不帶頭執行?要吃飯,就得幹……”

從容自在不是隨波逐流,放任自流,而是應該堅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是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後踏實地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有人曾經問遊泳教練:“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渦怎麼辦?”教練答道:“不要害怕。隻要沉住氣,順著旋渦的自轉方向奮力遊出便可轉危為安。”從容自在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動”,也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按正確的方向去奮鬥。

從容自在不是宿命論,而是在遵守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從容自在不是不作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舒心橋——與“隨”結緣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偶遇風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隻有從容自在,學會適應,才能戰勝困難。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從容自在,學會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酷夏,一位小和尚指著寺院的一片行將枯死的草地對師父說:“你看,這些小草馬上就要死了,這太有損我們寺院的美觀了,我們應該再撒些草籽。”師父向他揮揮手說:“隨時!”

許多天過去了,小和尚沒得到師父的任何吩咐,他不禁暗自著急。他等呀等呀,終於熬到了中秋節。這天,師父交給他一包種子讓他撒到草地裏。小和尚非常高興地拿著種子去撒。還沒等他撒完,忽然間秋風四起,種子隨風飄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來:“不好了,不好了,種子被風吹跑了。”

“沒關係,吹走的大多都是空的種子,種在地裏也不會發芽的。”師父說,“隨性!”

小和尚剛剛播完種,空中飛來了幾隻尋食的鳥,它們在草地上不停地啄著什麼。“天哪,種子要被它們吃光了,這可如何是好!”小和尚急得抓耳撓腮,驚慌不已。

“沒關係,種子多的很,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到了半夜裏,老天突降一場傾盆大雨,把小和尚播種的草地衝得麵目全非。第二天清早,小和尚飛一樣地衝進禪房:“師父,全完了,種子都被暴雨衝走了。”

師父微笑著說:“衝到哪裏就在哪裏發芽!隨緣!”

六七天過去了,快要枯死的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許多嫩綠的草芽,就連一些沒有撒種的牆角也冒著綠綠的生機。小和尚高興地直蹦。

師父含笑點頭:“隨喜!”

人生有喜有悲、有聚有散、有樂有苦、有得有失、有沉有浮、有愛有恨、有生有死。為人夫者有丈夫的甜蜜和苦衷,為人妻者有妻子的幸福和辛酸,做父母的有父母的自慰和艱辛,做兒女的有兒女的驕傲和屈懣。從政者有官場上的得意和危機,經商者有商海的亨運和風險,農耕者有田園的安逸和艱難,治學者有紙墨的雅趣和清貧。

人生得意時,不可欣喜若狂,目空一切;人生失意時,切忌長籲短歎,自暴自棄。人生得意時,要珍惜生活,清醒頭腦,不管別人阿諛奉承還是獻媚恭維;人生失意時,要熱愛生活,振作精神,不管別人指手畫腳還是熱諷冷嘲,這便是豁達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