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和珅做這些安排的時候,十七皇子已是暗中與柳舟見了麵。
兩人見麵之後,將離開後彼此遇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柳舟聽到十七皇子一直跟在乾隆皇帝身邊,這才稍微放心,而十七皇子聽到劉墉和阿桂等人想聯合在一起,不由得又是一驚。
不過這個時候,柳舟淺淺一笑:“無妨,此事我已經解決了,不過明日早朝上,很多事情還需要十七皇子配合。”
柳舟將自己如何見娜拉福晉和劉墉的事情跟十七皇子說了一遍,這樣說完後,又道:“凡成大事,當不拘小節,也要學會忍耐,此事將八皇子推到風口浪尖,王爺當學回勾踐。”
十七皇子永璘聽完柳舟這些話後,淺淺一笑:“對於柳大人的本事,本王是信得過的,既然柳大人這樣做,本王自然不會生疑,也必定能按照柳大人說的去辦,隻是……”
“王爺有什麼話直說無妨。”
“隻是八皇子和十一皇子兩人兩敗俱傷後,本王跟十五皇子的爭奪就一定能夠勝利嗎?”
柳舟聽到十七皇子這話,淺淺一笑:“王爺是怕養虎為患亦或者尾大不掉?”
“正是。”
“無妨,我們還有一個比十五皇子更為重要的優勢呢。”
“哦,什麼優勢?”
“王爺真是糊塗,聖上之所以這麼急著回京是為了什麼,還不上要想立你為太子?不過此事他多少要征詢一下朝臣意見,心中的人選不會立馬說出來罷了,而也正因為這點,在下的計謀才能夠得逞。”
十七皇子聽完柳舟這話之後,連連點頭:“柳大人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
乾隆皇帝在眾臣都離開之後,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這一趟江南之行,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如果是年少的時候,那些個天地會餘孽算什麼,他隻怕根本就不會逃,他要拿起寶劍與那些人廝殺的。
可如今的他還提得起劍嗎?
因為此,他才決定立太子,以後的事情交給太子來辦就行了,自己已經老了,國家如此,他也該退位讓賢了,他想當一個十全老人,可如果再這樣當下去,不知道會不會為自己的一生留下汙點。
隻是讓誰來當太子呢?
江南之行,他覺得老十七是個不錯的人選,做事穩重,頗有心機,這樣的人是很適合當皇上的,隻是他的年紀太小了,讓他當太子不知道能不能夠服眾。
而且,老八,老十一,老十五他們也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在回京途中,老十一就做出了對老十七不利的事情,如果自己再明言提出要老十七當太子,這京城之中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難辦,難辦啊。
隻一個老十一還好說,可現在的情況是不止一個老十一啊。
老八,老十五都絕非泛泛之輩,而且他們還有劉墉阿桂這樣的老臣支持,立十七為太子,他們能同意才怪。
乾隆皇帝這樣想的時候,突然想到了柳舟。
他很清楚的知道,柳舟是支持十七皇子的,而也正因為這個,他才會想著立老十七為太子,有柳舟在,頂好幾個阿桂劉墉呢。
乾隆皇帝再回京之前,就已經得到了京城的不少消息,劉墉和阿桂等人頻頻接觸,想來已是知道自己要立太子了,而柳舟也有與他們來往,隻是不知這柳舟跟他們來往到底是何用意。
乾隆皇帝想了想,實在想不明白,他知道柳舟不是一個任由人宰割的人,如果他知道劉墉和阿桂已經聯手,他必定會有所行動,可他去找劉墉就能夠解決事情嗎?
乾隆皇帝也是經曆過爭權的歲月的,他很清楚,為了乾隆,劉墉就算再清,他也不可能有所想讓。
想著想著,乾隆皇帝就忍不住輕笑了一聲,他自認是個耍陰謀的好手,可在柳舟跟前,他竟然猜不透柳舟,不過乾隆皇帝倒也沒有十分不安,在他看來,生活多少是缺少了一些激情的,而有柳舟的存在,才讓他的生活更有意思了些。
“既然猜不透,那就且等明日早朝後看一看吧,不管那柳舟在想什麼,明天他總要付之行動的。”
乾隆皇帝笑了笑,而後命太監拿來詔書,屏退左右後,揮筆當場寫下了一封密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