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廣西的事情解決之後,乾隆皇帝就對這兩人很喜歡,能夠解決千百年來的問題的人,絕對非同凡響,而讓他更為驚訝的是,自己的十七子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曆練,顯得更為穩重更為成熟了,眉宇間的英氣,真像自己年輕的時候。
“臣柳舟拜見聖上。”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乾隆皇帝微微頷首:“好,你們二人巡視全國,所作所為朕已知曉,朕心甚慰,柳愛卿功不可沒,賞黃金千兩,十七貝勒升為秦王。”
“謝皇上隆恩。”
“謝皇阿瑪。”
柳舟和十七貝勒兩人萬沒有料到,他們剛見乾隆皇帝,還沒有進城,這乾隆皇帝就給他們賞賜加封,看來乾隆對他們的寵信不小啊。
而就在柳舟和十七貝勒永璘兩人暗中歡喜的時候,旁邊的和珅和十一皇子則微微凝眉,和珅沒有想到,這個柳舟越來越難對付了,現如今他已是一品大員,若非朝中中堂隻有三個,皇上恨不能立馬封他為中堂吧。
這個柳舟真是不可小覷,可如今他的勢力已成,想除去他卻太難了。
十一皇子則有些悔恨,他本以為十七貝勒外出辦事,要惹很大麻煩的,可沒有料到他把事情辦的這麼漂亮,到頭來不僅沒有麻煩,反而給升為了親王。
如此一來,自己豈不是又多了一位對手?
幾人這樣說著的時候,揚州知府風言已是拱手拜出:“請聖上進城休息。”
乾隆皇帝沿途奔波,的確很累,聽到風言的話後,微微頷首:“進城。”
揚州城一向繁華,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更是有著說不出的繁榮景象,街上的男男女女更是柳綠花紅,叫賣聲不絕於耳。
而當乾隆皇帝的龍輦進得揚州城後,街頭百姓紛紛側目。
“哎呀,大家快來看,那可是當今聖上啊!”
“好威武啊!”
“………………”
“………………”
揚州百姓議論紛紛,乾隆皇帝坐在龍輦之上很是高興,他下江南為的是什麼?難道真的是感受百姓疾苦嗎?他不過是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他要讓天下百姓都仰慕他這個獨一無二的天子。
百姓疾苦,這個詞說出來真是可笑至極的,古往今來,有那個皇帝能夠真正的感受到百姓疾苦?千百年來,能有一二已是不錯。
百姓的疾苦,也隻有百姓自己能夠知道罷了。
當當官的意願發生改變之後,誰還去想百姓疾苦呢?
人本自私,隻要自己活的好,隻怕沒有人去想別人的疾苦吧?
除了聖人,可天底下,又有幾個聖人?
清官?
清官也難,清官雖清,可真正的清官又有幾個?世上的清官,有多少不是打著清官的旗號做著肮髒齷齪的事情?
乾隆皇帝想不到這些,他在百姓的崇拜和敬仰中有些飄飄然;柳舟也沒有想到這些,他雖然明白這些道理,可他卻不會以此來要求別人,他自己雖然也能感受百姓疾苦,可他的感受並不深,因為他不是聖人,他有自己的欲望,說起來,他也是個自私的人。
連他自己都如此,他又怎麼能要求別人呢?
子所不欲,勿施於人。
乾隆皇帝的儀仗走過長街,最終來到了揚州的行宮,揚州知府風言在得知乾隆皇帝要來揚州之後,便早早將行宮整理了一番,而且還從民間征調了一些女子。
這些事情都是慣例,行宮之中,沒有女子怎麼能行,誰來服侍皇上?
這自然都是和珅早有示意的,他最明白乾隆皇帝不過,既然是下江南來玩,享受舒服是少不了的,少了就要惹乾隆皇帝不高興,也許他現在不說什麼,可等回到京城,他自然找機會對付你。
風言也明白這點,所以他哪怕是惹的百姓不高興,也要從民間征調侍女,為了此事,他可沒少對那些不聽從的女子喊打喊殺。
所幸,在乾隆皇帝到來之前,他終於將這些侍女馴服了。
而他更高興的是,等皇帝一走,這些女子少不得要被他給收納幾個,在行宮中當了皇上的女人,民間那個人敢要?
可他不在乎,他覺得能夠將皇上玩過的女人收到自己的身邊,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
可就在風言這樣想這樣暗喜的時候,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哭喲,風言眉頭一凝,心頭一沉,心想應該讓乾隆皇帝早點進行宮的。
可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