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土司(2 / 2)

在羅保一番準備後,大家便浩浩蕩蕩的向廣西行去,這個時候已快冬末,天氣更寒了些。

廣東與廣西相連,因此幾天時間便到了廣西。

而在到廣西之前,柳舟通過不少途徑得知了廣西那些土司的勢力分布。

整個廣西,大大小小有土司十幾個,每一個土司有著自己的地盤,不過在這些土司當中,有三個土司的勢力和實力最為龐大,他們分別是桂林秦氏土司,石龍的石氏土司以及百色的白氏土司,這三大土司成犄角之勢,相互之間雖有敵對,可有時又相互幫忙共同抵禦外敵。

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可以相互爭鬥,可若是有人敢來幹預他們的事情,那麼他們必定群起而攻之,說到底,他們還是想保持自己所擁有的權力。

有三大土司在,他們絕對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一路上羅保講個這些事情給柳舟說了個遍,想著柳舟若是能回心轉意就好了,可是他很失望,聽到羅保的話後,柳舟反而變得更加堅定了。

時風已寒,寒的天地無色。

進入廣西之地後,柳舟他們才真正看到何為農奴。

那些農奴沒有自由,每天都要不停的工作,生了病也沒有人給他們請大夫,他們甚至連一頭牛都不如。

十七貝勒生長在皇室,可也不曾如此輕視過人命,當他看到這些情況後,突然生出一種憤怒來,一種豪氣來。

“不解決此地的事情,本貝勒絕不離開。”

十七貝勒永璘年紀雖小,可卻自有一種聰慧,而正因為他年齡小,還未被世上的各種肮髒所汙染,因此見到不平事也會憤怒,真是憤怒的失去理智。

羅保聽到十七貝勒這話,頭頓時大了,心更是一沉,這土司的事情那裏是好解決的?羅保有些擔心,擔心自己的命運從此隻怕要改寫了。

他怎麼也沒料到,十七貝勒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雄心。

可在羅保看來,他不想要十七貝勒永璘有這種雄心,他隻想平安的離開這個地方,所以他將目光投向了柳舟,眼神中帶著期許,可是柳舟卻淡然一笑,對十七貝勒剛才的表態很是支持。

“貝勒爺能有此心,我們此行定能有所收獲,到時對大清來說,是大功一件,對這裏的百姓來說,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十七貝勒永璘頷首,本來他並沒有這麼堅定,本來他還是有些不想碰這些難惹的土司的,可是他心中也有仗劍豪氣,他怎麼也看不慣他們將人命視如草芥。

在十七貝勒永璘看來,人命雖不生而平等,可該有的基本確立卻是要給的吧?上千年來,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擁有這個權利,可為何偏偏這些個地方的百姓不能擁有?

他思考過這個問題,而最後的結果卻是,沒有人敢管。

如果有人敢管且不怕險阻的話,那麼這裏的百姓為什麼就不能得到他們本就應該擁有的自由呢?

想到自由這個詞,十七貝勒不由得一驚,他怎麼會突然對自由如此重視起來?是受到了柳舟的影響嗎?在跟柳舟相處的這些天來,他聽了柳舟談論的很多事情,其中也有不少有關自由的,他甚至聽柳舟吟過一首詩,他覺得很好,隻是又覺得很怪。

詩曰: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詩是淺淺的,任何一個人聽都能夠聽懂,可卻能給人一種說不出的震撼,自由,真的就那麼重要?

仔細思來,十七貝勒永璘覺得自由真的很重要。

一個人若無自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對於十七貝勒永璘想的這些,柳舟並不知道,若是他知道了,卻也不會有任何驚訝,他的確有潛移默化的讓十七貝勒永璘意識到自由的重要,不過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起局限性,皇權思想嚴重的十七皇子就算明白自由,卻也不可能像後世那樣崇尚自由。

而在柳舟看來,後世所謂的自由,又有多少是真的自由呢?黑暗無處不在,罪惡依舊長存,隻要人性中還存在著貪婪,那麼就沒有所謂的自由。

不過柳舟雖知如此,卻也不想為此而鬧騰,他隻是滄海一栗,他能做的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多,而他的本事也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很多事情,都是無可奈何的,而人生在世,多是無奈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去當聖人呢?聖人是不好當的,做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