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花園的酒席很不錯,百官對柳舟的戰功稱讚不已,紛紛前來勸酒,柳舟此時已心生忌憚,因此不敢太過張揚,乾隆皇帝見柳舟居功而不自傲,心中甚喜,對他的戒心不由得又淺了好些。
宴席罷,盡散。
柳舟跟公主和扁素問一同回府,途中,柳舟眉頭微凝,公主見此,問道:“駙馬可是有什麼心事?”
柳舟見心事被公主看破,道:“隻是奇怪,為何聖上今天不肯見文綬呢,按理說今天聖上應該見一見文綬才是。”
聽到柳舟這話,公主也覺得十分奇怪,隻是自從她嫁給柳舟之後,已是很少進宮,因此對皇上的態度也不是很了解。
一路無話。
回到府上的時候,天色已晚,不過因為是盛夏,天上又有圓月,因此並不十分漆黑。
而就在柳舟他們剛到府上沒多久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說文綬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柳舟很是震驚,文綬雖說是罪臣,可並沒有被關進大牢,而是被幽禁了起來,他怎麼會死的?
“怎麼回事,文綬怎麼會死的?”柳舟雙目微瞪,心卻不由得慌亂起來,他隱隱間覺得事情怕是不妙。
“聽說……聽說是畏罪自殺。”
“自殺?”
“是的,喝毒酒死的。”
柳舟微微凝眉,從四川到京城半個月的時間,文綬一直都防有人暗算,他若要自殺,早自殺了,何必等到了京城才自殺,肯定有問題。
柳舟可以肯定的是,文綬是被人給殺死的,可文綬幽禁的地方,誰又能夠進去呢?
柳舟長途跋涉已經很累了,可此時他卻顧不得許多,連連向文綬幽禁的地方趕去。
那是朝廷專門用來幽禁罪臣用的,不是很大,條件也很差,不過比之寧古塔要好一點。
這個地方把守深嚴,柳舟報出名號,竟然也不能隨便進入,為此柳舟隻好將乾隆皇帝給的令牌拿了出來,當那些人看到令牌後,這才讓柳舟進去。
文綬已死的消息已經通稟皇上,柳舟去的時候,大理寺的人正在驗屍,沈探就在一旁,看到柳舟進來後愣了一下,然後連忙迎上來道:“柳大人怎麼來了?”
柳舟雙眉微凝,道:“文綬是本官帶進京城的,他死了,本官怎麼能不來?”
沈探愕然,道:“柳大人說的極是。”
柳舟並無心跟沈探探討這些,於是便很是直接的問道:“可有調查清楚死因?”
“臉色發紫發黑,明顯是中毒而亡。”
這個柳舟早已知道,柳舟想知道的是文綬是如何中的毒,於是便又問道:“毒原從何處而來?”
“是這個。”沈探指了指桌子上的酒碗,道:“酒碗中有毒,是喝了酒而亡的。至於這毒是從何處來的,本官正在調查,隻是……”
柳舟看了一眼沈探,道:“隻是有人說文綬是自殺,是嗎?”
沈探頷首:“正是,如果是自殺,文綬在被幽禁的時候藏有毒藥也就不奇怪了。”
柳舟冷哼一聲,而後再不跟沈探多言,連夜進了皇宮。
乾隆皇帝得知消息之後,也很是震驚,他怎麼也沒有料到文綬會死在大牢之中的。
柳舟見到乾隆皇帝後,將自己所見情況說了一遍,並且將自己的分析說了一遍,而他說完之後,意思已是極其明白,那文綬絕對是被人陷害而死。
乾隆皇帝雙目微凝,而後頷首道:“責令大理寺徹查此案。”
柳舟沉默片刻,這才又猶豫道:“聖上乃千古聖明之君,隻是微臣有些奇怪,為何皇上今天一直不肯見文綬,其實文綬是有重要事情稟報的!”
這話柳舟本來是不想說的,而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想靠自己的情報網來調查,可如今的情況十分危急,他也就顧不得許多了。
乾隆皇帝看了一眼柳舟,而後歎息一聲,道:“朕其實是挺想見文綬的,他這個賊子,朕想好好大罵他一頓,可是……”說到這裏,乾隆皇帝猶豫了一下,好似有些話不怎麼好說。
不過乾隆皇帝也隻是猶豫了一下而已:“隻是朕前幾日遇一得道高僧,他言明朕這幾天最好不要見任何反賊,不然大清堪憂,朕的身體也堪憂,那高僧法能通神,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得道高僧?柳舟突然有一種想破口大罵的衝動,本來他以為乾隆皇帝千古明君,應該不會信這些鬼信之說,可萬沒料到,他竟然也信什麼得道高僧?
柳舟心中很是生氣,可卻並沒有因此而有任何憤怒,反而淡笑道:“原來聖上是遇到了一得道高僧,不知什麼時候能讓微臣也見識一下,實不相瞞,微臣對通神法術也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