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隻是提供意見,因為乾隆皇帝可不是明朝的那些皇帝,而清朝的這些大臣,也沒有明朝的那些大臣不怕死。
東風盡,柳舟從喜悅中回過神來,向鐵飛花剛才所在的位置望了一眼,那裏早已沒了她的身影,柳舟心中稍安。
巡遊結束了,而結束的時候,天色已晚。
大臣紛紛散去,侍衛擁護著皇上進宮,柳舟自然也與之分開回家了,而柳舟很清楚,今天晚上他又出了風頭,而且是所有人當中,取得實惠最大的人。
明天,他將去翰林院,他將進入清朝的權力中心,他的明天,是光明的。
--------------------------------------------
夜色深。
和府。
和珅雙目微凝,滿臉憤色,他怎麼也想不通,怎麼柳舟就升官升的這麼快,自己現在雖然位極人臣,可這是他幾十年才熬過來的,這個柳舟,怎麼就短短一年時間,就快與自己平起平坐了?他的運氣怎麼就這麼好,一個上元節都能讓他把風頭出盡。
和珅突然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危機來,他在朝中多年,對於各種朝堂危機是很敏感的,他已經看出,這個柳舟雖然表麵貪汙,可是實質卻對貪官極其痛恨,若是讓他掌權,自己定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不行,必須除掉他,可怎麼除掉他呢?
殺一個人對此時的和珅來說是很簡單的,他有死士,也可以雇傭殺手,可是一個朝廷一品大員突然被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此一番牽扯,很可能將自己牽扯進去,和珅殺人,向來不喜歡沾惹這種事情。
所以思來想去,他覺得還是用老辦法最簡單,在以往的幾十年裏,他用這種辦法除去了很多人。
堂爭。
每次的堂爭,都會有人因此而死,這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妙計,隻要把握得當。
隻是用那個理由來除去柳舟呢?
從目前和珅掌握的情況來看,事情並不是很妙,柳舟唯一可以拿來說事的就隻有他在餘平縣接受的那些賄賂,可當初福長安以此彈劾柳舟的時候,自己是站出來替柳舟說了話的,那麼自己再拿這件事情來對付柳舟,顯然是有些不行的。
這個不行,那用那個?
柳舟進入京城之後,做的事情沒有可挑剔的,思來想去,也就隻有建造圓明園的時候了,可那些錢皆被戶部給貪了,柳舟並沒有貪啊,到工部的錢,柳舟把管的很嚴實,並沒有讓工部的人從中取利。
和珅有些為難,怎麼就找不到這小子的把柄,可就在他這麼為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伍俊曾經說起的一件事情,當時柳舟建造噴泉要用紅銅,可當時他卻發現世麵上能用的紅銅基本上都沒有了。
銅,國家是禁止銅錢私鑄的,也就是說不允許將銅錢製成工藝品,可那些噴泉頭是為朝廷弄的,和珅自然不能拿這個說事,可他卻先命人收購青桐,然後坐地起價,這就不對了。
這嚴重擾亂了國家的貨幣政策。
和珅覺得,他可以從這方麵著手。
隻是仔細一想,他又覺得這事就算要幹,也不能自己去幹,如今柳舟深受皇上寵信,萬一惹怒了皇上可就不妙了,必須讓其他人將這事提出來。
可又不能是自己一黨的人,當今皇上太聰明了,如果自己的人站出來說柳舟如何如何,那跟自己站出來說是一樣的,必須讓其他人,比如說劉墉一黨。
這似乎很困難,前不久還傳出劉墉跟柳舟兩人在善哉酒樓密談,讓劉墉的人彈劾柳舟,隻怕並不容易,隻是和珅到底經曆的黨爭多了,對劉墉一黨的人也很了解,隻要抓住一個突破口,還是很容易將此事鬧大的。
而和珅思來想去,最終竟然讓他真的選出一人來,都察院有一新進官員,叫王威,是個愣頭青,整日自認清高,若是將此事透露給他,以他那種不要命的彈劾精神,應該能夠將此事擴大,最重要的是,他最近剛被劉墉拉攏,如此一來,倒有可能達成一箭雙雕之感。
這樣想來,和珅頓時露出一絲笑容來,而後再不遲疑,將錢米給找了來,如今錢米還在都察院做事,雖然沒有進入核心,可好歹跟都察院的人熟悉,讓他去完成這個任務,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隱隱間,和珅覺得這次不僅能夠除掉柳舟,興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