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聽是柳舟所為,頓時欣喜,道:“又是你逼他送的吧,皇阿瑪何時要過別人禮物?”
被乾隆皇帝識破心思,和恪公主倒也並不羞澀,仍舊笑道:“皇阿瑪喜歡嗎?”
“喜歡,自然喜歡,宣柳舟上前來。”
一個太監急匆匆跑了去,不多時柳舟從後麵跟了來,乾隆皇帝看了柳舟一眼,笑道:“不錯,你這個禮物當真是有新意的,隻是朕就不賞你了,就責令開春後,你與和恪公主盡早完婚吧。”
乾隆皇帝說完,露出了一絲淺笑,他以為和恪公主讓柳舟送這樣一個禮物,就是想催促自己早點賜婚,不然她整這個做什麼?
這話一出,和恪公主頓時不樂意了,自己隻是想讓柳舟提起敬個孝心罷了,可沒有讓皇阿瑪早點賜婚的意思?
可乾隆皇帝金口玉言,說出來的話那裏能更改?
和恪公主欲言又止,最後隻能暗自生悶氣。
此時的柳舟雖已是工部尚書,可也不過是二品官罷了,工部不比戶部,戶部尚書是一品官,可工部卻是二品,戶部乃六部之首,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今的柳舟根本就是不是一品大員,那他跟和恪公主約定就算沒有完成,如此,又如何完婚?
這是和恪公主擔心的事情,柳舟並不擔心,皇上的話就是聖旨,和恪公主不願意,那她自己去找皇上說去。
隊伍繼續前行,四周百姓如潮水般湧來,讓人看了不由得熱血沸騰。
如此走走停停,最後來到一處雅樓。
此時雅樓內正有人吟詩作對,乾隆皇帝聽著從裏麵傳來的詩詞,頓時詩興大發,想要開口吟一篇來,可恰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下麵群臣那心切的目光,頓時淡然一笑:“諸位也皆是考取功名出生,不如就此機會,也吟一篇詩詞出來如何?”
這可是在皇上麵前表現的絕佳機會,若是得到皇上賞識,此後必定飛黃騰達,就比如說那個紀曉嵐,他為何能夠當上禮部尚書,就是因為他的才學被乾隆皇帝欣賞,如果他們在這裏做的詩詞能夠讓乾隆皇帝喜歡,隻怕他們也能得到賞識。
下麵大臣有真才實學的紛紛一展所長,乾隆皇帝聽完,要麼微微一笑,要麼頷首,要麼就是微微搖頭,而下麵那些吟詩詞的人,則也或喜或悲。
仿佛名利的追逐,最終的結果皆如是。
這種情況,連已經位極人臣的和珅和劉墉都不能例外,兩人雖已十分顯赫,可這個時候,還是作了首恭賀詞來討乾隆皇帝的開心。
而就在這些大臣紛紛作詞的時候,和恪公主突然將柳舟推到人前:“柳大人也要作一首。”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怎麼柳舟這個已經運氣好的爆的人也來跟他們爭寵?
和恪公主並不知道柳舟的實力,這裏這些人唯一知道的就隻有皇八子,柳舟被和恪公主突然推了出來,臉上頓時露出驚疑神色,而當百官看到他那個神色後,不由得暗自放心,從來沒有聽聞柳舟在這方麵擅長,興許他會因此而失勢也不定。
乾隆皇帝此時淡然一笑,道:“既然柳愛卿也想湊個熱鬧,那就作一首來吧。”
柳舟見此,也不好推辭,隻得站出來,先忘了一眼夜空,而後掃了一下四周,這才開口吟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眾人本來還存取笑的意思,可是當柳舟吟出這一句話,皆是啞口無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樣極近美態的詞,仿若渾然天成,就是宋詞燦爛的年代,卻也不多見吧。
眾人皆驚,就連乾隆皇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煙花如星如雨,這樣的比喻,倒是貼切非常的,而且隱隱間已見繁華。
眾人在聽到這句後反應過來,連連催促柳舟繼續吟,後麵的詞句,仿佛更令他們心奇。
柳舟見此,淡然一笑,而後繼續吟道:“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街上花燈很多,花燈上有魚龍雕刻,有的孩童拿著花燈滿大街的跑,那一夜魚龍舞倒真是貼切非常的,而這一句,更將京城繁榮,給寫了個淋漓盡致,寶馬雕車香滿路,讀來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特別是乾隆皇帝,這種繁榮景象,是在他的治理下出現的,這詞絕佳,就連這意境,也是甚合他心意的。
上闋罷,站在一旁的和恪公主忽而間有些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