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娜拉郡主和八皇子永璿的婚期便定了下來。
十天之後,蒙古汗王離京之前成親。
這對八皇子來說,絕對是一項很大的籌碼,蒙古汗王最喜歡娜拉郡主,八皇子成了蒙古汗王的女婿,他日乾隆皇帝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就必須將其考慮在內了吧?
對於這個結果,蒙古汗王很滿意,但滿意過後,也就有了傷心別緒。
本來,他完全可以在蒙古給自己的女兒找一個好人家的,完全不必將自己的女兒嫁到京城來,可為了蒙古安危,他卻必須這樣做。
因為蒙古的探子得到消息,乾隆皇帝為了徹底瓦解他們蒙古勢力,準備將其他地方的百姓遷徙到蒙古來,且要蒙古的草原變成良田。
如此一來,他們遊牧民族就會變成農耕民族,這是不利於他們民族血脈的傳承的。
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發生,他隻有犧牲自己的女兒。
事情定下後,乾隆皇帝連夜召集了幾名大臣,他以前的想法從來沒有跟朝中大臣商議過,隻自己私底下想過,一開始娜拉郡主要求和親,他並未多想,如今發現那裏郡主要嫁給自己的皇子了,他才突然醒悟過來。
而醒悟過來後,乾隆皇帝除了震驚外,還有憤怒。
內奸,在他的身邊竟然有內奸,可這個內奸是誰?
能夠將這種事情透露出去的,人並不多,而他有兩個途徑來處理這件事情,要麼將自己身邊的知情人全部殺了,要麼讓他們離開自己身邊。
乾隆皇帝功業雖比不上康熙皇帝,可心機權謀卻是一點不差的,因此無論是全殺了還是全部調走,他皆不會為之皺眉。
這事好辦,現在他想知道是是,娜拉郡主嫁給皇八子了,他的那些計劃還能繼續實施下去嗎?
招來的大臣是當今朝堂上最有名望的三人,和珅、劉墉和阿桂。
三人年紀雖已略顯年邁,可雄偉英姿還是有的,隻劉墉稍差。
三人連夜進得禦書房,聽完乾隆皇帝的話後,這才有恍然大悟之感,而明白之後,卻也為此事為難開來。
“從萬歲的這些策略來看,的確能夠很好的抑製蒙古的發展,變草原為農田,實在是從根本上解決了蒙古危機的,隻是如今娜拉郡主嫁給了八皇子,若皇上再提出這個要求,怕是會將關係弄僵啊!”
劉墉說完,看了一眼阿桂,他知道阿桂是支持八皇子的,平時走的也很近,如今此事關係到八皇子,那阿桂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阿桂雖是武將,可卻絕不笨,聽完劉墉的話後,不由得微微凝眉,而後說道:“皇上的策略的確很好,不過就算娜拉郡主不嫁給八皇子,微臣想那蒙古的人也是會反對的,要他們放棄遊牧,這隻怕跟當年要漢人剃發是一樣的,怕很艱難,隻有鐵血政策才能夠讓其付諸實施,若需要鐵血政策,那皇上的策略卻又失去了最初的意圖。”
阿桂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是一愣,他們覺得阿桂說的很有道理,乾隆皇帝想出這個策略,還不是不想對蒙古動武,可如果此策略難行,就難免要武力相逼,如此一來,這個策略就等於不是策略了,隻能說成是與蒙古開戰的引線。
這是有些得不償失的。
乾隆皇帝微微凝眉,而後看了一眼一直未開口的和珅:“和愛卿對此事怎麼看?”
和珅這些天一直為自己兒子豐紳殷德輸掉比賽而煩心,而仔細想後,他也看出了娜拉郡主的詭計,可時過境遷,他再提也是無用,而他想到娜拉郡主壞了他和珅的好事,他也絕不會讓娜拉郡主好過。
對於和珅這樣的貪官來說,他心裏想到的隻有自己,國家的事情,他是從來不考慮的,如果他考慮,又何必貪那麼多民脂民膏呢?
“皇上,微臣覺得此策略可行,不管怎樣,蒙古一直都是我大清北邊的一道威脅,若不削弱他們的勢力,我大清就像前朝的大明一樣,天子守國門,可卻並不安全,雖說娜拉郡主要嫁給八皇子,可卻並不影響皇上策略的施行,任何偉大的事業,皆是要付出代價的。”
和珅說完,雙目微微半合,乾隆皇帝則瞪大了雙眼,若是他年輕的時候,可能並不介意武力實施,可現在的他年齡越來越大了,很多事情做起來力不從心,朝中局麵雖穩,可真正能辦事的又有幾個?
大清八旗子弟又各個腐敗的不成樣子,能打仗的有多少?
乾隆對大清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如今能打仗的,也隻有靠由漢人編排的綠營兵了,可隻怕現在的綠營兵實力也大不如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