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後,去工部頒旨的喜公公臉上帶著三分笑意。
這幾天乾隆皇帝休息不好,他在一旁伺候著,無時無刻不是心驚肉跳的,如今皇上一切如常,他終於鬆了一口氣。
進得工部,聖旨一頒,整個工部的人都震驚了。
大家都在猜測,這柳舟到底又做了什麼,怎麼突然就升任工部侍郎了?
那些跟柳舟在虞衡清吏司的同僚聽到之後,則有些欣喜,工部分四司,每個司的職責不同,四司之上則是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
柳舟跟他們共事過,以後有什麼好處,想來是忘不了他們的。
在官場上混,關係一向都很重要,柳舟就算很看不慣那些官員整日無所事事隻知道談論風月,可他畢竟在朝為官,多一個朋友,便少一份風險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和府。
和珅在客廳坐著,不多時,一名朝廷官員急匆匆的跑了來。
和珅看了他一眼,問道:“調查清楚了?”
“回和中堂話,據宮裏的太監說,那柳舟是因為幫皇上解決了失眠之症,這才被封了賞的。”那人說完猶豫了一下,又道:“和中堂,皇上就因為這個封賞柳舟,怕是太過兒戲了吧?”
和珅冷冷一笑:“一點都不兒戲,想在朝中混,政績是無用的,隻有能討皇上歡心才最重要,聖寵才最重要。”
和珅是深深明白這一點的,所以這些年來,他才能夠居廟堂之高,雖然彈劾他的人不計其數,可他仍舊能夠安穩如初。
客廳沉默了少許,那人又突然問道:“和中堂,這事我們該怎麼辦?”
和珅端起一杯茶看了一眼那人:“去將錢米給叫來。”
-----------------------------------------------
柳舟升了工部侍郎,在工部已是僅次於工部尚書的人,他離權力中心又近了一步,而就在他這番欣喜的時候,一場危機也如期而至了。
次日早朝,當一應事情談完,太監剛準備喊無事退朝的時候,一名都察院的官員突然站了出來,舉出昨天皇上封賞柳舟有些突兀,難以服眾。
那名官員站出來之後,朝中又有一些官員站出來跟著附和,和珅雖未出列,可他們和珅一黨的幾個人卻也是跟著站了出來的。
和珅這個人心很狠,他要打壓,就狠狠的打壓,壓的讓一個人再也出不過氣來。
乾隆皇帝聽後很是生氣,可卻又無可奈何,他又何嚐不知道因為柳舟幫自己解決了失眠之症就升他為工部侍郎是不妥的。
朝堂的官員,是要給朝廷辦事的,而不是整日隻想著取悅自己,乾隆皇帝一代明君,豈會不明白這點,雖然偶爾任性一點,封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官員,可如今朝中大臣紛紛反對,自己如果置之不理,難民要被史官詬病,說他乾隆任人不賢之類的。
可聖旨已下,朝令夕改的事情他乾隆也是做不出來的。
就在朝中亂作一團,情勢有些難以遏製的時候,劉墉突然站了出來:“萬歲,微臣有話講。”
劉墉在朝中地位並不亞於和珅,他這麼一開口,誰人還敢再嚷嚷?
乾隆皇帝心中暗喜,隨即說道:“講!”
劉墉頷首,道:“回皇上,柳大人幫萬歲治愈了失眠之症,的確該賞,隻是就此便升任他為工部侍郎,確也不妥,不過若那柳大人真是有本事的,人盡其才,倒也不無不可。”
劉墉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乾隆皇帝還沒拿捏準劉墉此話何意,於是問道:“劉愛卿到底想說什麼?”
“聖上,剛才朝堂議事,民間私造銅幣成風,朝廷因此損失不少,柳大人之前隸屬虞衡清吏司,是責掌管此事的,想要讓眾多大臣認同柳舟,很簡單,將此事交由柳舟去辦,他若是能辦好,我等臣子自然無話可說。”
劉墉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頓時又議論開來,如今民間私造銅幣的確成風,很多百姓手裏的銅錢,多半不是朝廷督造的,而是民間私造銅幣的工廠造的,雖說他們那些也是銅,也其中多半以次充好,糊弄百姓,再者,若是不加遏製,誰手裏有銅就等於有了錢,這怎麼能行?
這樣很容易擾亂市場,最重要的,這樣會導致朝廷收入減少。
曆朝曆代,這種事情都有發生,而且極其難以遏製,乾隆皇帝對此事也頗為頭疼,乾隆十二年的時候,曾經處置過一件類似的事情,當時屠殺了很多違法分子,可安靜了一段時間,他們就又死灰複燃,在利益麵前,很多人都是看不到危險和生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