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夏,楊亦德終於踏上中國的土地,回到了闊別四年的北平,回到了豐家四合大院他們娘倆居住的小下屋。楊媽看到健壯的兒子突然出現在麵前,頓時老淚橫流,一把拽住兒子的手,左摸右看,兒子真得回來了。亦德緊緊摟住瘦削低矮得更加蒼老的媽媽,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轉,他低聲叫著:“媽媽,媽媽,我好想您,睡夢中經常夢到您,媽媽,兒子回來了。”媽媽,媽媽,媽媽老了,臉頰眼角都是皺紋,牙掉了,嘴唇也癟了。兒子終於學成歸來,有本事養活媽媽,該是兒子孝敬媽媽的時候,今後兒子一定要讓媽媽好好享享清福。他先去看二娘,拿出特意從日本帶回來一把精美的團扇和一把木梳送給了二娘,表達他對二娘的謝意。
晚上豐敬軒回到家,楊媽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兒,手扯著兒子給豐老爺太太請安,娘倆兒深深一鞠躬,感謝他們這些年供兒子上學讀書。如今留學回來了,楊亦德給老爺帶回兩瓶日本清酒,一些糖果及小禮物。豐敬軒滿臉笑容地說:“亦德,你長高了也壯實了,像個學者了,學業完成了,我沒白費心血培養你。”他招呼下人趕緊告訴廚房多準備點酒菜,他要給亦德接風洗塵。
豐家的客廳裏擺上了豐盛的晚餐,亦德和媽媽第一次坐在豐家的餐桌旁吃飯。楊媽局促不安地看著兒子,又看著少爺小姐太太們。屁股隻搭坐椅子的小半邊兒,手裏則不安地擺弄著一塊舊手帕,這種肅然的氣氛給楊媽很壓抑的感覺,她隨時準備站起來伺候這些她伺服慣了的豐家人。媽媽坐立不安的窘迫表情讓兒子難過,娘倆兒在這裏吃山珍海味也不如在下屋裏吃一口鹹菜就米飯,他伸手握住媽媽冰涼的手,給媽媽一個鼓勵的眼神,楊媽看著自己的兒子就坐在身邊,兒子又送給媽媽一個安慰的微笑,她感受到兒子穩定的神態給她極大的安慰,她終於安穩下來。豐老爺指著桌上的酒菜說:“楊媽,大家都是一家人,請吃菜、吃菜,千萬不要客氣,來、來,亦德咱爺倆先喝杯酒,慶祝你學成歸來。”亦德舉杯喝了一口酒說:“感謝老爺一直供我讀書,我才機會留學日本,更感謝您對我們娘倆多年來的照顧,我會時刻牢記您的大恩大德,如有需要請老爺吩咐亦德就是了。”
京華小姐很少在家吃晚飯,三姨太和二小姐京瑩、兩個小兒子存海、存洋,她們一個個都像看怪物似的斜視老爺在這豐盛的飯桌上如此對待傭人和她的兒子,使她們渾身感到特別的別扭。這種輕視的眼光使楊媽如受捆綁,似老僧入定般,目不斜視,頭也不抬,更別說吃菜了。亦德謙辭大方和豐敬軒談論生意經,一麵傳遞給媽媽一個鼓勵的眼神,緊坐一旁的二太太也緊給楊媽碗裏夾菜,楊媽雖然有兒子在身邊,可她二十多年來,她伺候豐家人的習慣和逆來順受的性格,使她等不到大家吃完飯,便借故撂下碗筷,搓著雙手低頭哈腰,滿臉陪笑極為尷尬地對豐家人說:“老爺、太太,您們慢點吃。”亦德知道媽媽沒吃幾口飯,他溫和敦厚地說:“媽,您先回屋吧,吃完我就回去。”豐老爺見楊媽出去了,摸摸微禿的額頭,極為體貼地說:“亦德,出去這幾年長見識了,回來後有什麼打算?我看你還是到我的大豐貿易洋行做事,一來不能辜負我這些年來對你的培養,我們之間情感極深,你們娘倆兒在這也有二十多年了,我不信任你還信得了誰呢。你先歇息歇息,和你媽媽好好聚聚,你媽媽可是想壞你了。過幾天再來大豐工作吧。”亦德答應道:“是老爺,我明天陪媽媽一天,後天一準去您那報到。我吃好了,各位慢用,就先行告退了。”說著站起身來向豐敬軒微笑著點頭示意,扔下豐敬軒及一家人的白眼,離座走出了飯廳。
楊亦德一出門,大太太嘴一撇:“哎喲,你瞧瞧這小子的臭德行!會說幾句洋話兒就不知姓啥了,咋的他也是咱家下人的兒子。”大太太麗珠是那種依靠娘家買賣大,依仗嫁妝豐厚,盡管隻生京華一個女兒,豐敬軒尊她是原配,無論她說什麼或做錯什麼,他都會極給原配的麵子。三姨太董姝圓自恃給老爺生下兩個兒子,表麵上和大太太還過得去,但心裏卻從不把大太太放在眼裏。她絕不會放過展示自己地位的機會,滿臉不屑道:“哼,等我兩兒子長大了,就不用那個外姓人了!”豐老爺威嚴地說:“你們女人家懂什麼事理?真是頭發長見識短。這年頭在外國留學回來吃香著呢,他學的還是經濟貿易,對咱家今後的生意是大有好處的。告訴你們要對他客氣點兒,這兩個兒子,才讀小學,還看不出是不是個念書的蟲。他瞅著二女兒京瑩,滿臉燦爛的笑容說:“隻有我的京瑩是個學習的好料,就看她將來能不能趕得上亦德,也出國留留洋,也讓我高興、高興。”三姨太一聽是誇她的女兒,她剛露出笑臉兒,豐敬軒拍拍桌子,對著幾位太太說:“你們女人家就知道護孩子,而我是看亦德是個有出息的人,他剛出國我給他拿錢支付生活學習費用,也曾告訴他錢用完了,再給我來信,可他到日本後,每封來信都是禮節性的問候我,簡單描述生活學習情況,再就是問候他媽媽的身體及問候你們大家。就沒管我要過錢!你說這四年他是怎麼熬過來的?他肯定是在勤工儉學或是拿到獎學金了才能撐到了大學畢業,你們那個能行?”三姨太剛吐唇邊的話語被豐敬軒硬生生地給頂回去了,臉上卻露出了忿忿不平的模樣。
二太太蘇小茵滿臉慈愛看著走出去的亦德。自從她嫁過門,一直沒有開過懷兒,生不出小孩的二太太盡管人長得端莊俊美,但豐家看重的是能不能生孩子,她自然就沒法和另兩位太太相比了,而且是低幾等,況且她娘家是小本生意,她在這個家裏得不到老爺的關心,誰還拿她當回事兒。這些年來,隻有楊媽對她是一口一個二太太叫著,廚房燉些補品,楊媽都乘沒人之時,偷偷給她端過去一碗。夜靜更深二太太時常偷偷哭泣,楊媽聽見總是過去勸解勸解、陪她說會話兒解解悶兒。她從心裏感激楊媽,自然也把楊媽當成了最貼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