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之求藥(1 / 2)

捕妖者謂之捉妖師,一方妖邪為禍,千裏之外必會前來維護安寧。

不知從何時起有一捉妖師發現妖雖為邪穢之物,但是其內丹卻是上等的良藥,越是修為高的妖邪其內丹就越發的珍貴。隻是提煉妖怪的內丹是一技術活,那修為低的捉妖師是沒有這個能耐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條商業鏈,尋妖,捉妖,販妖,提煉妖丹,販丹等等……由此也衍生出了許多的職業,比如說尋妖師,煉妖師,還有牙儈,人們為了好稱呼便給了他們一個統一的名字——鈴人。說是以前捉妖師捉妖的時候都會在腰間掛一個鈴鐺,平日裏捉妖師風裏來雨裏去的那鈴鐺從不見響,鈴聲大作之時必然有妖邪出沒,以此來提醒捉妖師們。而“鈴”也取一個諧音同“靈”字,若是直接稱呼自己為靈人,那是壞了捉妖行業的大忌的,故而取鈴這個字也算是避開了這層規矩了。

鈴人中最厲害的並不是捉妖師也不是煉妖師,而是那尋妖師,尋妖者也是修道中的集大成者。以前,多是一方有妖怪作惡,他方捉妖師聞音而去,卻從未有哪個捉妖師主動去找妖怪的。自從捉妖成為了一件商業活動後,越來越多的捉妖師出現,有些捉妖師為了得到更多的內丹,隻能主動去尋找妖物了。

那些妖物神出鬼沒,若不是主動出來露了蹤跡,終還是難尋得。那些剛入行的捉妖師隻能四處尋找來碰運氣,好一點的老捉妖師們皆會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尋妖經驗,但是同行之間必有競爭,自然不會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寶貴經驗拿出來分享的。

如今若說這捉妖大家必有驊郡周家,相傳那周家本就是捉妖起家。周家第一代當家人就是當時有名的捉妖人,其間家道中落了一段日子。周老太爺留下了一本司妖典,據說這本書記錄了尋妖的各種方子,現任家主便是靠這本司妖典重振了周家有了今時今日在江湖中的地位,多少人想要拜在他的門下,那怕習得皮毛,也夠一生所用了。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即便是那真命天子也要敬畏神明。這日未央宮內皇帝剛剛入睡,便噩夢纏身,夢中有一紅衣書生,卻是看不清麵容,就見他右手持判筆,左手持書簿,而後青煙過去兩隻小鬼壓著一個人走了來,那人麵無血色七孔流血,樣子實在可怕顫顫巍巍地在紅衣書生麵前跪了下,就見紅衣書生對著簿子高聲念道:“罪魂李四生前作惡多端殺人奪命,判你下刀山入火海,罪孽不清不得超生!”

那鬼魂哭喊著被兩隻小鬼拴著大鐵鏈子拉了下去,叫聲比子規啼血還淒慘。皇帝這邊看地還未明白,就見那紅衣書生突然轉頭看了過來,嚇得他“哇”的一聲便從夢中驚醒了。當夜皇帝就大病不起,太醫院用盡良方也不見效果。於是皇榜便下到了民間,隻道誰能治好聖上的痛症,便是良田百畝封侯封相。

榮華富貴近在眼前誰人不想一試?各方術士皆獻妖丹,卻不見其效,皇帝一怒之下痛斥那些術士徒有虛名欺君罔上便將那些術士都拉出宮外處斬了。此番消息一出,原本想要獻妖丹的人都不敢去了。就在這時驊郡周家家主周玄言經南雲王引薦入了宮,第二日便被皇帝封為當朝國師,賞黃金五千兩,良田五百畝,特在京中賜下了國師府。

周玄言被招入宮,一望便知是皇帝氣數將近了,手中最好的妖丹也就隻能續皇帝一年的命。他自知觸怒龍顏,這一身富貴和一家老小的性命就別想保住了,便對那老皇帝說道:“臣不敢欺瞞陛下,陛下所服用的妖丹隻能展緩不可根治。若想病症根除,尚需更好的妖丹。妖邪修為越高妖丹便越有功效,在下聽聞這世間最強大的妖邪乃是那黑山中的老妖,得其內丹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功效!”

“長生不老?那豈不就是仙人?”

“回陛下,自陛下登基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陛下更是廣修道觀,潛心向道,想來上蒼念陛下一心為民特賜下吉夢指引。”

“吉夢?此話怎講?早聽聞道長修為非同一般,還望指點一二。”

“回陛下,黑山廣袤地勢凶險,無人得知老妖藏於黑山林的何處,千百年來亦不乏有人前去尋找,皆隻有前言沒有了下文。臣得先人庇佑多年來不斷推演,終探出那老妖在黑山中的具體位置,也得上蒼指點六月初八便是那妖怪妖力最弱的時候,在下尚未進宮通報,陛下就夢仙人,看來是上蒼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臣要恭喜陛下啊!”

“依愛卿所言,那夢中的紅衣書生不是什麼妖魔而是神明前來托夢於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