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冬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麵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離別時的饋贈
前路漫漫,山河蒼茫,人生曲折難料,離別終究難免。一份別致的小禮物,能成為永久的紀念。
多情自古傷別離。那麼,在和家人、戀人不得不分離時,怎麼表達你們之間那難舍難分的感情呢?在與同學朋友即將分別時,又怎樣去表達你們之間難忘的友誼?
在別離時,許多人會選擇一件恰當的禮物相贈,這樣既會使別離者睹物思人,又能激勵他們在異地他鄉,更加發奮圖強,拚搏進取。
選擇送別時的禮品,應能體現兩人往日的感情,以及表達對他今後的希望。送給文友一支精美的鋼筆,希望他能在今後的道路上更加勤奮筆耕;給喜歡攝影的朋友送一本相冊,希望他能拍攝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送給棋友一副棋,願他能常常想起自己,日後能在棋藝上大有長進。
送別時還可選用一些象征性的禮品相贈。如朋友遠行,送一隻揚帆的銀色工藝船,祝他一帆風順;鄰裏搬遷新居,送上幾幅字畫會顯得很適用和更有意義;同事調動工作,大夥兒湊點錢,送上一個高級熱水瓶,象征彼此的心是熱的,友誼是長存的。
送別的禮品有:
1.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誌,附上一張卡片,祝他一路平安;
2.一本紀念冊或精美的電話簿,在紀念冊上留下贈言,送給即將離別的同學;
3.剪一束秀發係一個結,放在錦盒裏送給即將遠行的他;
4.把你們最愛看的電影碟片包裝好送給對方;
5.紀念表,象征你們的情感或友誼。
離別之時贈花,萬種離情,都化作鮮花碧草的回憶。古代有送別之風,吟詩和詞,風雅之至,文人中尤為流行,唐宋之際已成為時尚。
官府常在官道旁建築亭舍,供官府衙門、民間親朋作餞別、迎迓之用,於是便有十裏長亭、五裏短亭之別,朋友送別的禮儀常常有酒,但又很簡樸,往往折柳祝願。
送別的花木有:
1.芍藥,又名“將離”,表示依依惜別,長相思念,適合在戀人及親人遠行時相送;
2.玫瑰,代表愛情,可在即將遠行的戀人衣襟上佩上一朵,讓您的款款深情跟隨他(她)到天涯海角;
3.柳枝,柳諧音“留”,送行者欲借柳枝表示最後的挽留。柳枝冬枯春榮,贈柳枝盼遊子早歸。柳枝隨插隨活,贈柳祝願遠行者隨遇而安;
4.杜鵑花,杜鵑鳥啼杜鵑花開,遊子聽到聲聲“不如歸去”的啼喚,不免觸景生情。贈一盆家鄉的杜鵑花,可慰遊子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