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BM13型火箭炮(2 / 2)

“這款火箭炮是BM13型火箭炮!你們也可以叫它“一窩蜂”,咱們老祖宗很早的時候就這麼叫它的!”李衛東解釋道,作為親手給鬆井石根準備的大禮,他對於火箭炮是十分了解的。

準確的來說,火箭是中國的一項古老的發明。中國明朝人茅元儀於1621年完成了《武備誌》一書中就已經詳細的記載了的火箭及其發射裝置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有一次可發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 “一窩蜂”和 “群豹橫奔箭”,有一發百夭的 “百虎齊奔箭”和可連續兩次齊射的 “群鷹逐兔箭”,這些都可看作是現代火箭的原始雛形。

而海南軍這次使用的是1933年蘇聯研製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這種自行式火箭炮安裝在載重汽車的底盤上,裝有軌式定向器,可聯裝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彈,最大射程約8500米。就算是蘇聯也是今年才開始裝備部隊的,沒想到首先被海南軍運用於戰場上。

“一窩蜂?很象形啊!就是成本高了點,而且發射時間太短了!隻有十幾秒!”葛長明當然是知道火箭炮的真正造價的,那玩意兒用一兩次還行,要是多來那麼幾次,就是以海南軍的財政都是頂不住啊!

“也是啊!彈丸散布大,基本上不具備定點攻擊能力!而且彈藥製造相對複雜,要求的工藝也高。”李衛東搖搖頭,苦笑道。

作為前世骨灰級的軍迷,他當然知道火箭炮這種武器的優缺點。

為了增加火箭炮的威力,李衛東還極不人道的命令工程師給裏麵加添了白磷,所以這次火箭炮的燃燒才這麼厲害。

不過就算是它有著種種的缺點,但依舊抵擋不住相比身管火炮的優點。火力猛、重量輕、反應時間短,打完就跑,而且對炮管的製造要求也比較簡單。

火箭炮齊射時,像火山噴發熾熱岩漿,鋪天蓋地般傾瀉在敵目標上,聲似雷鳴虎嘯,熱若排山倒海之勢。不僅消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和軍事裝備,而且給敵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

華中日軍司令部!

“納尼?恐怖武器?十多秒,就讓十七師團玉碎九成了?”鬆井石根在接到前線傳回來的消息後,首先是無法相信。

這仗還這麼打?一輪炮擊就把一個師團打沒了!要是海南軍多來幾輪,會有多少個日軍師團被烈焰給吞噬。

不過隨後各方麵的報告卻證實了,這個消息並沒有作假,海南軍的確擁有著這種武器。

“該死的!為什麼支那人會有這麼恐怖的武器?難道天照大嬸已經拋棄我們大和民族了嗎?”杉鬆井石根痛苦的咆哮,他實在接受不了這一結果。

“那武器肯定有缺陷的!有什麼辦法?”冷靜下來後的鬆井石根自言自語的,他不相信那種威力程度的武器沒有限製。如果沒有限製,支那人還不世界無敵了?

接下來,鬆井石根在指揮部內煩躁的走來走去,他已經在考慮此次南京會戰失敗,撤軍保存實力了。

不過,雖說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但如果貿然就命令撤離的話,很容易導致大潰敗的產生。而且身後的海南軍虎視眈眈,這麼可能讓日軍輕易的撤回來?

可想了又想,他還是內心有著一絲僥幸。他不想走投無路上軍事法庭,也不想剖腹謝罪。

所以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支那人的那種武器隻能使用一次,自己還有機會!先看看情況再說!

卻不知道,他已經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僥幸心理壓製住了理智。

句容戰場,距離第一波火箭炮攻擊已經過去了二十分鍾。

不少還驚魂未定的日軍士兵,正顫顫巍巍的哭泣的時候,遠處的天空有降西下一團火雲。

又是一個漫長的十幾秒鍾,好像又一次天崩地裂、岩漿噴發,仿佛在重複播放著那恐怖的景象。

就算是作為觀賞者一方,海南軍戰士們也是心驚肉跳的看著日軍陣地上升騰的火焰,仿佛地獄火焰的畫卷又一次展開,帶來的是燃燒一切的毀滅。

“開始吧!吹衝鋒號!”江濤當即下達了全線總攻的命令。

衝鋒號響徹陣線,無數的海南軍戰士們湧出陣地,向海浪一樣狠狠的撲向了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