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進攻開始(1 / 2)

戰爭並非是孤立的,當蔣介石在算計海南軍之時,又或者鬆井石根在上海自以為運籌帷幄的時候,江濤與陳凱輝並排而立在陣地邊緣,觀察著對麵的日軍陣地。

在經過幾天的連續清剿之後,江寧以西的廣大地區基本上已經肅清殘敵,海南第一野戰軍和北越警備第二師的防區相互接壤,對句容日軍的包圍圈也已經形成。

在他們的對麵數公裏之外就是大規模的日軍部隊,而一向在戰場上以進攻姿態而著稱的日軍主力部隊也打起了防禦戰,圍繞著陣地的是一圈又一圈的戰壕和鐵絲網,以及星羅密布的掩體工事。就現在還能看清楚又不少身穿土黃色日軍軍服的鬼子兵正在陣地上忙碌。

所有的這些都看得陳凱輝都有些微微皺眉,看這些日軍的樣子是打算死守了,對於進攻方來說可不是好消息。而隻有江濤依然是那副淡然,並沒有對日軍的這些動作有任何反應,或許在他的眼裏,這些日軍都隻是土雞瓦狗而已。

轉頭看了身旁的江濤一眼,陳凱輝內心裏暗暗奇怪。江濤身為海南軍派係中的的高級軍官,率領著三大主力部隊之一的第一野戰軍南征北戰,雖說兩人沒什麼私交,但對於這個大名鼎鼎的海南軍戰將還是有所耳聞。

這個江濤平時看起來默默無聞,可隻要是海南內部的人都知道,他可是第一批跟著李衛東起家的軍官之一,且曾今擔任統帥部副官,按輩分來算幾乎沒幾個人能比得上。而就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軍官,卻是最受大統帥信任的,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曆。

江濤並沒有在意陳凱輝在觀察他,他在考慮著另一件事。身為這次戰役由統帥部點名擔任的總指揮官,他既不能隻將眼光聚在眼前,需要考慮的也不僅是當前的這一場戰鬥。後勤、兵力部署、以及各部隊的進攻計劃都以他個人的意誌為之轉移,他需從戰局的高度角來充分考慮。

“命令炮兵陣地加緊時間部署,務必在半小時內完成調整!”之前一直沉默的江濤突然開口問道,驚醒了走神的陳凱輝。

隨著海南軍這些年的不斷發展,以及各部隊對於炮兵掩護作戰的需要,迫擊炮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作戰環境。所以除了特例的海南軍重炮旅以外,火炮已經不再局限於獨立的炮兵單位。為了盡可能增加各部隊的進攻性,師一級部隊已經增加了所屬步兵炮的數量,像75MM法國炮已經大會規模的裝備海南軍二線部隊。

例如,陳凱輝的北越警備第二師所屬的炮兵營。炮兵營是三六進製,也就是一個營下設三個連,按每個連六門炮來計算,總共也就是十八門炮。主力部隊中的炮兵加強營,則是實行的是四六進製,總共是二十四門炮。而像這些炮最下口徑的都是山炮或者步兵炮,也就是說如果算上各步兵營的迫擊炮,也就是說一個師的所有炮的總數能達到二三十門。

雖然看上去,炮兵分散使用沒有原先集中使用厲害,但實際上隨著海南軍兵工廠對於75mm口徑的步兵炮生產線的增加,單位正產量提高。各師配備炮兵營這一作戰單位之後,能有效的進行獨立攻勢的炮兵壓製作戰,而不再需求專門調集旅級別的炮兵部隊參戰,在步兵進攻前壓製敵軍火力,撕開陣線缺口,或者轉入防禦作戰時作為火力支撐節點。

在之前與日軍的作戰中,海南軍戰士們因為炮兵不足,迫擊炮並不是每個版都有,單兵火箭筒又是直射瞄準性武器,所以在麵對日軍擲彈筒曲射爆炸時吃了不小的虧。而也正是因為基層部隊的反映,所以李衛東才下定決心將炮兵配置到底層,而不是集中使用。

與此同時,炮兵陣地上集中了第一軍和警備師所有的大口徑火炮,口徑105mm的榴彈跑比比皆是,炮兵們來回的做著戰備的準備。因為炮兵部隊的分散,從而導致了海南軍對於炮兵科畢業的士兵稀缺,所以李衛東隻能將一批南陸軍校的學院安排進部隊。這些初次上戰場的年輕的炮手們,對於參戰有著近乎狂熱的興趣,他們興奮的想要證明“戰爭之神”的強大。

“嗡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