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合作意向(2 / 2)

他第一次注意到李衛東是在37年,海南軍悍然發動入侵北越的戰爭時期,隻不過那時候他隻是認為他是一個膽大妄為的偏遠軍閥而已。作為一個掌控德國軍政大權的領袖,帶領德國走向複興的人,他怎麼會每天都去關注一個偏遠地方的小軍閥?所以,在這之後對李衛東這個人就沒什麼印象了。

不過,就在希特勒都已經將這件小事拋在腦後的時候,李衛東帶領的海南軍強勢崛起,打的侵華日軍節節敗退,成長為一個割據中國東南地區的大軍閥。而此時,希特勒就知道不能在輕視這個在中國越來越具影響力的的年輕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一名掌控上千萬人口,控製麵積相當一個‘意大利’的軍閥,絕對有著過人之處。

希特勒本就是一個眼光毒辣的人,而且善於抓住時機。在李衛東提出這個出售軍艦的方案的時候,他可就敏銳的發現,這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一宗軍官團訪問事件了。在他試探李衛東的時候,對方同時也在試探他,這是屬於同為野心家的默契。

而且就算沒有這次的這個赫爾戈蘭級戰列艦出售計劃,與海南軍的合作計劃依舊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中國有著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人口、資源都不缺,因此希特勒相信德國一樣能從中國身上得到足夠的利益。

所以,希特勒直接在盧森堡召集部下,同時讓人通知那些重工、鋼鐵界的大佬們。現如今的納粹德國可謂是希特勒的德國,狂熱的宣傳讓希特勒在國內氣勢正盛,而且這些工商界大佬又是希特勒的大力支持者,所以很快都在盧森堡聚集起來。

在會議上,希特勒先是拿出了那份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數據證明,當即就引起了海軍元帥埃裏希·雷德爾的注意。而他的意見很明顯,就是拿下那兩艘赫爾戈蘭級戰列艦,他認為當前德國海軍沙恩霍斯特戰列艦的建造計劃雖然已經啟動,但就算建成也需要到40年初才會形成戰力,當前最要緊的就是彌補德國海軍力量的缺失。

而陸軍元帥瓦爾特·馮·賴歇瑙對於文件中提到過的T34式坦克的數據,以及海南軍的各種特殊武器卻有著濃厚的興趣。至於空軍元帥赫爾曼·威廉·戈林,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注意力就好想沒有集中在這裏,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反對者當然也有,而且還不止一個,他們主要都是那些工業巨頭。在這些工業家的眼裏這方案壓根就是不可理喻的,就算先不提海南軍到底有沒有真的建造戰列艦的能力,就單單從國外購買軍艦,這就會影響到本國工商業巨頭們的經濟利益。就好比原本碗裏的半塊肉就不夠分的,現在居然又給外人分出去三分之一。這事兒擱誰,誰也不願意啊!這根手揣人家衣兜裏往外掏錢有什麼區別?

無恥也要有個限度啊!而且現在連那兩艘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單單憑借這份數據資料和人談價錢。再說要是錢給了,軍艦造不出來怎麼辦?這些工業家們真的覺得那位中國的軍閥腦袋有問題了!簡直太無恥了!

所以,不管是政治眼光上還是經濟利益上,這些工業巨頭們都堅持反對意見。但軍方卻大多讚成這個文件,一時間會議室裏麵吵成一團。

其實,希特勒內心是讚成這個計劃的。他認為李衛東既然敢提出這個出售軍艦計劃,正恰恰是在向他表明海南軍有這個實力。而且,海南軍有一支南海艦隊也不是秘密,之前他也還聽聞過日本太平洋支艦隊好像還在他們手裏出過虧。

他是非常希望拉攏中國進入同盟國陣營的。但是之前中國除了南京國民政府以外,就沒有其他勢力還值得他注意的了。但現在中國局勢不同了,海南軍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而且恰恰有這個實力,這能不讓他欣喜若狂嗎?上帝都在保佑德意誌帝國!

最後在激烈的爭論中,希特勒以許下一些政治上的利益後,再以那句“德意誌高於一切!”為理由說服了工業巨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