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納粹來人(1 / 2)

經過一個多月的遠渡重洋,納粹德國軍官訪問團終於來到了海南島。他們首先到達的是南沙群島,在報備嗬說明來意並受海南軍特工挨個核查明身份之後,才在海南軍南海艦隊的護衛艦的護航下才到達海南本島。

而對此李衛東則是很奇怪,為什麼納粹德國會突然會派一個代表團來這裏?算算時間,現在歐洲應該已經打起來了,又是什麼原因讓希特勒在這個時間派人來?種種疑問出現在李衛東腦海中,揮之不去。

想不通?那就不去想!俗話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他們既然敢來,那我還怕接待他們。而且或許也是一件好事,不是嗎?海南軍若想再進一步就必須要用到國際力量,德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這次來的那些德國人的表現也十分奇怪,他們是直接乘坐西班牙郵輪而來的,而且一路上也很少在其他地方逗留,目標很明確就是直奔海南島。

10月5日,德國軍官代表終於到達文昌城。

如今的文昌城已經不是原先的那一座小城,經過海南軍政府兩年的大力發展,這裏已經成為了海南島的政治中心城市。原本的破舊的城牆早已拆除,各類建築設施以幾何形式向外擴張,部分城市中心的地價已經被炒城天價。

市場的空前繁榮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生產力的發展。戰爭陰雲將富庶的江南地區籠罩,部分富人跟隨南京政府撤到了武昌,但也有不少人坐船逃到了海南,他們已經不怎麼看好國民政府了。

而大量流動資金的流入,商人們就需要投資賺錢,這使海南當地的各種產業以病毒式傳播,甚至有一天同時成立七個膠鞋廠的記錄,這一度差點讓海南島的經濟結構崩潰。

不得已,軍政府隻好以政府幹預,和擴大軍事訂單的方式來穩定生產結構。商人從接到軍部的訂單開始生產商品,再由軍政府統一收購,然後再由軍隊消耗或銷售給國民政府,從而形成一個由政府為主導的高度集中製經濟模式。

而兩年來,海南軍以‘抗日援助’為由向國民政府大量兜售軍用、民用物資。而對於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蔣委員長表現的可是喜憂半參,在享受廉價的同時有擔心養虎為患,而一時的失策讓海南軍成長為讓他現在都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不過,在這種空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下,卻掩蓋不了海南自身工業發展極端不平衡的問題。

新興工廠主要都是從事輕手工業生產,像什麼紡紗廠、火柴廠的!膽大一點也就買艘船,跑個貿易的!最次的,去鴻基煤礦拉些煤回來也能賺到錢!

至於重工業以及農業生產則是無人問津了,僅有的幾個工廠還是屬於軍政府自建的。對此,李衛東不得不大力鼓勵經濟轉向,既是三年免稅期,又是政策優待,折騰了好久才好不容易讓經濟恢複正常發展。

這次德國軍官團的領隊是被稱之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塞克特。

而這也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來中國,早在1934年他就曾受邀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同時也深得蔣介石的欽佩。無奈繁重的事務使他精力不支,臥病在榻。1935年他因病回國修養,這一別就已經是四個年頭了!

而這次來中國,卻給他帶來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觀。那是一種內在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覺。他以前在中國,看到的中國人大多是麻木的、如同行屍走肉般活著,而這一次在海南的親眼所見,卻推翻了他以往的看到的。

或許這裏的窮人們的衣著並沒有變化,也依舊再為溫飽而奔波努力。但他卻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過的。那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名為‘希望’的笑容。

是什麼讓這些人發生的這麼大的變化?這讓他不由得對那個海南軍‘統帥’產生了一定的好奇!

負責接待他們的是一名海南軍少校軍官,在將他們一行人送到賓館後,留下幾名翻譯就離開了。臨走前告訴他們,晚上八點將會在迎賓樓舉行晚宴,到時候會安排車輛接他們。

而現在距離天黑三個小時,這段休息時間由他們自由安排。可以外出好好轉轉,享受一下海南的美麗風光,也可以去體育館參加一些健身運動。而放鬆的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來接他們的轎車已經停在了賓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