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年,夏,同時也是民國二十八年。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進入到了1939年,這也是李衛東也帶到這世界的第二個年頭,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發展到一個令人很多人仰望的大軍閥。
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天命基地”的功效,換做是其他人也能達到這樣兒的成就,但原因其實並不是這樣,天命基地的作用是在於輔助功能,戰鬥士兵的人口限製使之不可能出現“爆兵海”的情況,相比二戰動不動就是百萬人的大軍團作戰的情況,天命基地的三萬基因士兵的作用能有多大呢?
就比如現在,海南軍作戰部隊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原住民,隻有在一些特殊部門中才會出現大量基因士兵,列如科技研發中心、統帥部近衛部隊等!所以說,海南軍走到這裏,卻與李衛東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而這半年來,全球卻發生的很多影響力巨大事件,比較著名的有4月8號加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5月22日,德意法西斯簽訂戰略同盟協定,以及國民政府公開通過中常會宣布“開除汪精衛黨籍及撤銷其一切職務的決定”,汪精衛正式投日叛變。
而這些由海南軍軍情科收集到的情報中,最讓李衛東注意到的就是,5月22日德意法西斯簽訂戰略同盟協定。從這方麵來看,李衛東造成的“蝴蝶效應”的影響還僅僅隻是在亞洲戰場,歐洲積壓了二十多年的矛盾依舊存在,大時代的潮流不是誰能輕易的改變。
“看來,曆史依舊行駛在原來的軌跡上啊!希特勒,你準備好了嗎...?!”李衛東靜靜的看著窗外隨風而動的楊柳枝,淡淡的歎了一聲道。
而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徹底將德國“納粹化”的希特勒看著世界地圖的東方,也發出這樣的感歎:“它不可能被征服了,因為他實在是太巨大了!想要徹底占據它需要多少人?一百萬?!還是五百萬?!”
作為一個舉世聞名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以及納粹德國的最高元首,他不可能隻是將眼光局限在歐洲地圖上,世界局勢變化同是也是他所關注的焦點。
雖然現如今歐洲的戰爭陰雲密布,就差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但現在都在加緊時間做最後準備的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都比較克製,而要說當前世界上戰火最密布的地方,那莫屬於亞洲中國戰場。所以,亞洲戰場的局勢也是希特勒十分關注的。
從一開始,他也不是沒想過讓中國加入同盟國,但他也有一定自己的顧慮。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的重工業隻是起步階段,大部分武器裝備需要從外國進口,與日本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而另一個原因,就像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拿破侖·波拿巴當初的想法一樣。中國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國家,無論是人口上還是麵積上的。它如果崛起必定會影響到世界的局勢變化,與美國走的很近的國民政府如果加入協約國,那麼亞洲戰場將變成一個戰爭泥潭。
而正如他所預料到的,短短兩年的中日戰爭已經將日本財政拖入了破產的邊緣。除了侵華戰爭爆發開始階段,日本軍隊在中國大肆掠奪資源,使得國內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以外,既得利益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