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遭遇戰(2 / 2)

而對麵,吳少霆指揮著整個坦克旅展開作戰隊形,主力坦克作為攻堅主力在前,他們身後緊跟著不少的自行突擊炮。

提到坦克作戰,很多人會下意識的認為一個裝甲師裝備的坦克應該都長得差不多,但實際在其中有很大的差別。首先糾正一個錯誤感念,坦克的裝甲有時候並不是越厚就越好,厚度象征著坦克自身重量增大。

常見的坦克分為重型坦克與輕型坦克,列如在濕地沼澤地帶,輕型坦克發揮的功能甚至超越裝甲更厚重型坦克。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各國追求坦克防禦加強的同時減輕自身重量。

而在這之下,還分出了另一種裝甲武器,自行突擊火炮。

這是一種在地麵上對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可以在近距離對碉堡、要塞和坦克實施火力打擊。同時相對於不能自行的火炮而言增加了機動性。而自行突擊炮相比坦克而言,最明顯的就是這種火炮沒有306°旋轉炮塔,火炮是直接裝在車輛主體上的,因為射界角度有限,一般都是用來正麵對付敵軍的。

海南軍坦克以每小時三十五公裏的速度衝鋒在前,首先迎上的是十幾輛自日本陣地後方駛出日製97式中型坦克,粗短的主炮和裝在進六米的車身上,要多怪異有多怪異。

“呦嗬!97式,老子喜歡!”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的坦克旅一營長,看見迎麵而來的日軍坦克怪叫一聲,接著在無線指揮電台中喊道:“兄弟們!讓小鬼子們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陸戰之王”!!”

“營座,您就瞧好嘞!咱今天保管它一炮一個!”營部坦克指揮車內部,專門負責開炮的炮手不屑的回應道。

日製97式中型坦克,裝備有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車體和炮塔均為鋼質裝甲,采用柳接結構,裝甲的最大厚度隻有25毫米。

而相比海南軍自用的T-34坦克,無論是在裝甲厚度或者火炮口徑上都完勝日軍96式他坦克。看到己方要麵對的是這種坦克,海南軍坦克兵們表示毫無壓力。

隨著雙方距離逐漸拉近,在距離一千米左右的時候,日軍96式坦克率先開炮。

隻見其中一輛日軍坦克突然刹車停下,57毫米短管火炮的炮塔微微轉動,隨著“轟”的一聲,一團火光向著海南軍坦克飛速而來。

或許這輛日軍坦克今天是走了“狗屎運”,那枚原本就沒有太多報太多希望的炮彈,居然真就擊中了一輛海南軍坦克。

爆炸的火光瞬間就籠罩住了那輛倒黴的海南軍坦克正麵,但還沒來的急讓日軍裝甲兵歡呼,那輛被擊中耳朵坦克隻是稍微停頓後又開始了繼續衝鋒。

彌漫的硝煙被前進的坦克衝散,坦克正麵裝甲上的那一團黑色的斑點,像是在嘲笑著日軍的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