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 98k毛瑟步槍,由Gew 98毛瑟步槍改進而來,Kar 98k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製式步槍。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製式步槍。Kar 98k步槍成為納粹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步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Kar.98k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Kar 98k步槍射擊精度高,經加裝4倍、6倍光學瞄準鏡後,作為一種優秀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共生產了近13萬支Kar 98k狙擊步槍裝備部隊,還有相當多的精度較好的Kar 98k步槍被挑選出來改造成狙擊步槍。
9、毛瑟軍用手槍
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中國又稱駁殼槍,盒子炮。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麵。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
10、英國“司登”(STEN)式衝鋒槍
該槍由謝菲爾德(Shepherd)和特爾賓(Turpin)兩位設計師合作設計,在英國著名的恩菲爾德(Enfield)兵工廠生產。為了紀念,這種衝鋒槍取兩位設計師姓氏開頭字母,加上兵工廠開頭兩個字母,被命名為“司登”(STEN)式衝鋒槍。
司登衝鋒槍結構非常簡單,乍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組成的:槍管是圓的,那很自然,套筒也是圓的,槍托也是圓的,槍機拉柄也是小圓管。於是有人嘲笑它是“水管工人的傑作”。
11、“十四年”式手槍;王八盒子
王八盒子其實就是“十四年”式手槍,是日本軍隊配發的製式武器。當時日本侵華的關東軍不適應東北嚴寒的氣候,所以,日本軍事生產部門在原來\"十四年\"式的基礎上,作了兩次改進:一是擴大扳機護圍,使關東軍戴上棉手套也可以將手指伸入扳機護圍;二是手槍座上增加一個用鋼皮做的彈簧卡住,以防止彈夾掉下來。因為\"十四年式\"手槍槍形很像在中國普遍使用的德國7.63毫米毛瑟駁殼槍,而後者因有一木盒裝槍,被叫為“盒子槍”,這樣一來,日本鬼子使用的、樣子又像盒子槍的“十四年式”,就被中國軍民稱為“王八盒子”。
12、漢陽造
為中國仿製M1888式步槍。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雖然落後了中正式兩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槍也落後了一代,但是仍不失為一把結實可靠的步槍。
13、中正式步槍
仿毛瑟M1924,中正式步槍是抗日戰爭期間民國gover-ment軍裝備的製式武器。抗日戰爭期間到到1949年,中國一共生產了大約六十萬至七十萬支中正式步槍,其中第二十一廠共生產四十餘萬支。由於日軍進攻,各地兵工廠一再搬遷,也影響了中正式步槍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