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卷 蛙伏井底 前章(1 / 2)

第一卷前章

人生於世,凡至皓首年華,無一不飽嚐酸甜苦楚,觸及紅塵利祿,身體功名成敗,有那六欲得失,抱攬七情繽紛。

聖人說:

立高閣可極目平沙而慨千秋大地,

處長湖可放心宇內而明日月星辰。

真如此,感受一二,到人生盡頭,回首時,也不惘然也。真如此,聖人成也。——隻可惜那隻是智者的看法,聖人的言論,難讓世人效法。短淺的人哪裏曉得這些!但看這一處,山高千百丈,草木及四野,風響林間不止,雲環山巔不歇,若以仙境名之呼之,也副其實,絕不比那高閣長湖差些。哎,隻是,偏偏那低俗的砍柴人長居於此,唱些俗不可耐的山歌,薄了這仙境的仙氣。

“成精的老樹耶,隻怪你惹得,惹得嘛秋山無日月,遮蔽了秋山寒暑秋冬喲,

難得那花兒無果,鳥兒不鳴,不怨我拾了砍刀把你砍咯。飽了我的肚,厚了我

的衣呢,成全了你的功德嘿。。。。。。”如回音一般,這聲音的主人似乎大

有讓其綿綿不絕之意,一遍接著一遍,毫不厭煩。聲音所到之處,飛禽走獸盡皆奔散,不敢逗留。唯留下這個砍柴人東張西望,還不是嘿嘿傻笑,末了自語道:“練了十年,今日才算是得了好本事,這禽獸都讓我給嚇走了,哈哈。”走了兩步,到得一棵老樹前,砍了兩刀便停下手來,又抬頭高唱道:“拿起砍刀耶我砍老樹精耶,兩刀三刀,砍你柴燒,砍你不動,月月年年,終要你償還了日月精華,斷你老根咯。市上有錢糧咯,眼紅你個樹根根,牽掛你個樹枝枝,砍開你個樹皮皮,枯萎你個老不死。嘿喲!衣著錦緞,嘴滿肉肉。。。。。。”唱完了這段,心滿意足地舔了舔嘴,末了摸摸肚子,卻變得愁眉苦臉了。嘀咕道:“沒長記性的賴皮肚,昨日才讓你填了三鬥米,這會兒又來叫個鳥!”終究賴不過肚皮,歎了口氣,背起木柴,直往山下走了。

看他一路走走停停,孱弱的身影行在山野小道上一會跺腳,一會捶肚,形狀甚為可笑。原來卻是罵著肚子,罵它糾著腸子,不顧老子。

這砍柴人小名小五,並非他家中多兄弟,排行第五,卻是個毫無意義毫不深刻的簡單數字符號而已。他自小隨他老爹在山中砍柴為生,到他十歲時,老爹失足山下,歿了。留得他根獨苗,混跡秋山,每日砍柴背去城裏賣了度日,至這時,已有七年歲月了。山名秋山,山高千百丈,四季樹木從不枯竭,取“秋”字是讓其“和”火,陰陽協調,讓山下城市風調雨順,免受泥石流之災。而那城市,隻在秋山腳下,名為‘環仙城’,取名如此,倒與秋山之名有些相似,因四麵環山,山佑城民,故取為“仙”字。城民近萬人,因為群山阻隔了交通,幾與外界隔絕。略看時,那城中倒是歌舞生平,人流浮動,處處煙火,倒很有一番風調雨順,城泰民安之態。交通有無,早無人在意了。

正是中午,小五到了山腳,立馬改了態度,不再跺腳罵嘴,隻是低著頭,也不看周圍走動的人群,一直走到集市中一塊偏僻地方才停了,取下木柴坐了,也不大聲吆喝,隻盼能有個‘識貨’的主兒。

靠近,過來,對,在看這邊。“嘿嘿,生意上門了。”不過幾刻,小五便見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一路走了過來,心裏喜道。果然不差,那中年人‘款款而來’,走近小五,看了看小五屁股下的木柴,道:“賣柴的,和你商量個事。”小五趕緊起身,打了個揖,道:“老爺有何事吩咐?”中年人聞言,頗有喜色,眯著兩眼打量了小五一番,末了才說:“倒是乖巧得很。我老爺府上缺個送柴火的,你倒合適得很,你可願意接了這活?”“這可不是隨便就能找著的好事,若不是看你聰明伶俐,又知禮儀,也不廢這話了。”小五聽了,隻愣了一下,馬上笑臉道:“敢不為老爺效力。”中年人聽了滿意非常,讓小五背了木柴,跟著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