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蒼南江河道被拓寬,從陪都到海城就可坐船往來,倒也省了旅途之苦。
近海港多是幕族人,信奉暮成娘娘,據說可保佑人出海平安。
寇華坐的是中等貨船,由鬱鳥兒聯係,她自騎著白鶴到了副京,再轉了船隻。鬱鳥兒人麵廣,三教九流結識不少,有本地的黑幫賣了老大的人情給他,白鶴也跟著上了船。
寇華摸了摸馬鬃,喂了它一把馬料,遠處三兩船娘搖著擼,駕著小船來賣新鮮的蓮子,南方天氣熱得早,這才幾月,都結蓮子了。
寇華買了兩捆,一人盤坐在船頭,磕了半天蓮子。
她著了一身男裝,因急著朔望先生的話,每逢穿男裝必要堵著耳眼子,倒也沒那麼容易給認出來,遠處還有船娘朝她拋媚眼兒。
又有小船娘拋了一支荷花過來,寇華好奇接了來。
那小船娘駕著小船緩緩與寇華的船並行,唱了一會俚語情歌。
“我滴那個親啊,你一去三載啊……
蒼南江的漢子滾滾來……
暖烘烘的船(床)上多少人擠啊……
怎麼能夠沒有你……”
寇華聽不太明白,她追著船兒又唱了兩三遍,寇華與豆年雖說成了婚,但不過為了遵守晉王的旨意,私下裏還沒到那一步。寇華是個心思通透了,她連唱了幾遍,才回過味來,也不敢在船頭坐著,忙紅了臉躲到了艙裏。
如此再顧不得沿途的好風光,船入了海城港,交了稅錢,平安進了海城。
海城相較元京,外域的風格要更濃烈些。平江、上京也有海城的舶來物,過了晉地一關,價格要高出許多,不過架不住它們新奇,還是有許多北方人喜歡。寇華自是如此,好在當年宣穆侯府顯貴,她也見過不少好東西,否則入了海城,可真要看花了眼。
因暮成娘娘節將近,海城聚集了好些幕族人,穿著別樣的民族服飾,又有外域來的商販,金發碧眼,說著拗口的方言,猜得小商小販哈哈大笑。
海城之開放,比起元京更甚。
寇華牽著馬,先找了客棧。然後去尋北上的船舶。
說到底鬱鳥兒還是比較信寇華的,雖沒有直接告之端漓的聯絡方式,但還是先修了書讓莊衛等人好迎她。
寇華也是怕端漓會不同意她北上,自行找了船隻。無奈她無人引薦,眼下幽、晉形勢又比較特殊,船老大、船小子們隻是搖頭道並無船北上,隻有南下去外域的,寇華暫時還不想到異國兜風,隻得按捺下了念頭,再慢慢去尋。
寇華入了海城不久,大批府衛簇擁著的晉王世子端洵也入了海城行宮,海城城令見了晉王手諭也是無法,生生迎入了五千府衛兵,好不壯觀。
如此,嚇得海城民眾以為又要動兵。
世子入了行宮,海城的戒備又提高了等級,別說是北上了,就連出訪外域的船隻也不敢輕易辭行,其他外域來舶船隻,隻得轉去其他海港,弄得海城人心惶惶。
直到暮成娘娘節,端洵親自代替晉王上香暮成娘娘,海城城令陪同,整城民眾夾道觀禮,盛況空前。
以前晉王都是做做樣子,根本不會逼民眾如此,四大海港人心很散,因為外域有人過來,海港也有人出去跑船,見識什麼的自然比內陸開放,習慣了自由散漫的人,自然不喜歡端洵搞得嚴苛的那一套。
端洵自得其樂,竹夫人在晉王心中分量頗重,他又為晉地當了十幾年質子,勞苦功高,如今提前享受晉王受人禮拜的感覺,頓覺飛上了雲霄。
寇華也是外行看熱鬧,在海城逛了幾圈,就等著端洵離城,城中解放禁令,她好重新琢磨路子走海運北上。
端漓早就得了鬱鳥兒的消息,左等右等不見寇華來找,他分身乏術,隻得派了莊衛帶著禦風去尋寇華。端漓算是十年磨一劍,各地都放了眼線,禦風又是跟寇華有仇的,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找到寇華不過小菜一碟。
莊衛看著寇華頭頂包了帕子,一副晉地婦人的裝扮,不由誇道,“你倒有些鳥兒的風格了,好好培養培養以後說不定也能當個暗探!”
寇華沒跟他解釋是因為成了親的關係,為了怕晉王多疑,她在元京已多是這副打扮了。
不出五個回合,禦風就給她引得捉到了手上,寇華倒提著它的鳥爪子,晃了晃問道,“你們十哥原來不是養得一隻白鳥?怎麼了,心狠手黑,寵物也變成了烏鴉,好搭配麼?”
莊衛道,“禦風太顯眼,怕給大公子的人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