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爭開始(1 / 2)

中國的近代史,清到民國,民國到解放,這些年的曆史,是屈辱,是傷痛,是同胞們用血肉,戰士們用鮮血染紅的漫漫長路,是每個人心中抹不去的傷痕累累。

-------------------------------------------------------------------------------------------------

鴉片戰爭前,清朝的封建統治已腐朽衰落,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機重重;而英國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殖民主義者大量地向中國推銷鴉片。鴉片貿易侵蝕到天朝官僚體係之心髒、摧毀了宗法製度之堡壘的腐敗作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躉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並嚴肅表示禁煙的決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6月3日至6月25日,將繳獲的鴉片全部在虎門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誌,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和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虎門銷煙之後,英國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從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開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結束,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鴉片戰爭剛剛結束,美法兩國以武力威脅下,迫使清政府分別和他們簽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擴大了侵略權益。

《南京條約》的簽訂,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與司法、關稅等主權,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和奴役中國合法化的先例,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為近代中國人鬥爭的雙重曆史任務。中國曆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後,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

1853年,太平軍占領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另外派了兩支人馬分頭北伐和西征。後來,湘軍瘋狂反撲,太平軍連連失利。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大敗湘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太平天國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內部戰爭。

1859年,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主要內容是:發展工商業、獎勵科技發明;開新式學堂;向西方學習,以法治國等。它是先進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但由於當時形勢未能實現。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衝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

太平天國堅持戰鬥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