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寶峰寺日記(2 / 2)

老年活動室右邊有一道階梯通上二樓,第二層樓的中間是財神殿,對聯寫到:坐北向南總管世間財富,迎來送往唯求天下安康。財神殿又分有兩殿,左殿橫批是:仁昭天下,裏麵供奉的是文財神範蠡,右殿橫批是:義貫千秋,裏麵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總對聯是:講義行仁財源不讓甌江水,崇文尚武氣度直達五嶽峰。那位趙公明頭戴鐵冠,麵黑須濃,手持寶鐧,身跨猛虎,一看就知道是個幹架的好手哈。財神殿的兩邊分別是藥師殿和達摩祖師殿,達摩祖師殿門前對聯寫到:十年參悟唯願佛心感眾生,一葦渡江誓將名教傳東土。

這處平台之下也是有寶殿的,從平台西邊有一道階梯走到樓下,樓下是一間樓閣,上書“紫欽閣”,其對聯寫到:蒼峰古刹清香獻佛求太平,四海忠義積德揚善傳子孫。樓下也有走廊,廊柱上也有對聯,說:欽閣座靈山輝煌演武堂,足影映甌江秀麗神仙境。走廊上還有一個大沙包,沙包是用鐵鏈從房梁上垂下來的,這也是一個健身的設施,隻是掛沙包的鐵鏈已經生鏽了,沙包也髒兮兮的,周圍有一層塵埃,這個沙包不知有多久沒被人摸過了哈。

從平台之上向南山望下去還有許多建築,都是寺廟類的那種建築,其中有個建築體積比較大,後來我從另一條石階路下山時才知道那個大建築是一座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殿前文字就更多了,隻見幾個紅體大字寫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靜其意,是諸佛教。又有對聯寫到:……

從寶峰寺門前的石階路繼續向山上走就來到了這座山峰的山頭,山頭有一座亭子,亭柱上有副對聯寫到:青山不老增添寶台景色,峰巒起伏形成紫霞風氣。石階路到達這座亭子就不再延伸了。山頂之上還有幾棵不大不小的鬆樹,鬆樹下有健身的設施,是鋼管做成的單杠和雙杠。沿著山頂的山路往前走是通往另一座山峰,那座山峰又更高更遠,我沒有再往前走……

8月15日周一陰

早上6點去爬山,山上有很多晨起鍛煉的中年和老年人,在半山腰公園有一位老爺子帶著一幫老婦人打太極拳,他們練習的是太極24式。老爺子穿一件黑色短袖,袖子後背的字模糊了,寫的是“香港武術協會”。我注意到了那群老婦人當中的一位比較年輕的,她長得漂亮唄,身材苗條,很標致,像小茹……她們喜歡佩戴龍泉寶劍,那一代人喜歡武俠沒錯的。

爬到山頂看到一位特別的老者,他很幹瘦穿一條綠色背心,那種背心是舊年代的東西,很少見了。那老者坐在一塊地勢比較高的大石頭之上,他麵向西方的群山,你知道人家在幹嘛不,在打坐,練氣功。他的年齡估計有七,八十了,他的肌肉已經失去了活性但並不幹癟,猜得出來那是一副曾經練過武功的身體。

我還注意到一位女子,她長得很胖,臉蛋非常漂亮,從她和另一位女子的對話裏知道她來爬山是為了減肥,在山頂她們看到那位打坐的老者時那胖女子感歎了一句:“我滴天呐!”

8月16日周二多雲

早上6點從山腳開始跑山(較慢),5分50秒到山頂亭子。在山上練習。7點半去上班。17日周三多雲。早上6點從山腳開始跑山,4分50秒到山頂亭子。在寶峰寺平台上練習(壓腿,俯臥撐,引體,空擊)。18日周四多雲。早上6點從山腳開始跑山,3分58秒到山頂亭子。在寶峰寺平台上練習。白天上班,午休30分鍾。晚上電飯煲燉湯喝(排骨,土豆,雞蛋,薑,枸杞,棗……)。19日周五多雲。早上6點跑山,3分44秒到山頂亭子。在寶峰寺平台上練習。白天上班,午休30分鍾。晚上燉湯。20日周六多雲。早上6點跑山,3分20秒到山頂亭子。在平台上練習。白天上班,午休30分鍾。晚上燉湯(補類)。21日周日多雲。早上6點跑山,3分13秒到山頂亭子。在平台上練習。白天上班,午休30分鍾。晚上燉湯。22日星期一多雲。早上6點開始跑山,3分07秒到山頂亭子。在平台上練習。23日星期二陣雨。早上6點跑山,2分55秒到山頂亭子。在平台上練習。24日星期三多雲。早上6點跑山,2分50秒到山頂亭子。在平台上練習。

小結:經過這幾天的跑山訓練,我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今早2分50秒跑到山頂,我覺得差不多達到我的極限了。跑階梯那個累是無法形容的,這座山的名字叫“寶台山”,從山腳的階梯開始到山頂上的亭子我隻用了2分50秒的時間,我會永遠記住這個數據!我是個內心很自負的人,自負到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寫下2分49秒的數據。如果繼續進行這項練習我可能還會更快但我不想超越極限,哈哈哈,這個項目主要訓練的是短時間內快速連續的攻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