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曾經抱怨不快樂的人自從參加了仇人的生日宴會後,生活過得更快樂了,他常感歎道:“我終於找到幸福了。”
他開始變得洋洋自得,甚至有些驕傲了,總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他再也不像以往那樣謙遜了。他的太太實在看不下去了,常勸他說:
“你再這樣下去,這個家遲早會毀在你的手裏。”可是他並不理這些,說他太太是瞎操心,他覺得自己已經找到幸福了,還用得上像以前那樣低調生活嗎!太太怎麼說他都不聽,最後,她想到了菩提樹,因為他的丈夫每次遇到困難都會去找他。
她的太太來到了菩提樹下,她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高大的樹,她聽他的丈夫說這棵樹還會說話,今天她終於可以好好看看這棵樹了。“太太,你是替你丈夫來找我的嗎?他出事了嗎?”這聲音可把她嚇了一跳,“是你在說話嗎?”她用驚訝的目光看著菩提樹說。“是我在說話。”菩提樹輕輕地說著。
“我是為我的丈夫來找你的,他現在變了,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她開始驕傲了,總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勸告。他說他已經成功了,已經找到了幸福。我擔心再這樣下去,他會親手毀了自己的幸福。我希望你能幫幫他,他最聽你的”。她還帶著一絲驚訝說。
“哦,我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我就害怕他變成這樣。不過,太太,你不要急,我會幫他的。你帶紙和筆了嗎”?菩提樹歎著氣說。
“帶了”。她迷惑地說。
“那就好,我要給他寫一封信,不過我沒法寫,我說你幫我寫,好嗎”?菩提樹說。
“好,你說吧,我幫你寫”。不一會兒太太按著菩提樹的話把信就寫好了。菩提樹對她說:“你告訴你的丈夫這是我寫給他的信,他一看就明白了”。
“謝謝您”。她說著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走去。一回到家她就把這封信交給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看完信之後,在那兒站了好久,最後他轉過頭看著他的太太說:“我明白了,其實我沒真正懂得幸福,想要幸福,還需要低調做人,這也許就是菩提樹送我的第九件禮物吧!”
做人低調,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低調的人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個真正的自我,他們不矯揉造作,他們不惺惺作態,這使他們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上不至於迷失自我。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低調。
1.做人“低調"是一種智慧
低調是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去留無意的胸襟,一種寵辱不驚的情懷。甘於低調做人的人,總能以平常心麵對喧囂的世界,在為人處世上從不表現出驕慢、賣弄和過分張揚的姿態來,而是把自己的舉止言行融於常人當中,並始終把自己看作是社會上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一員。這不僅是一種做人的標準,更是一門做人的智慧。
其實,現代人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點,他們強調競爭,注重個人發展,但也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弱點,那就是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社會的關係方麵有待引導。由於他們處在一個注重個性、張揚個性的時代,加上擇業壓力大、競爭激烈,導致集體觀念淡化,人和人之間關係淡漠。個人意識太強,就不願聽取不同意見,不願意吃虧,過分注重自己的利益,一旦跟他人發生摩擦,就容易把事情鬧大。所以,我們在注重張揚自己個性的時候,更要注重培養我們低調的人生態度。
我們應該保持低調,低調是正確認識自己,是一種詩意棲居的智慧,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生活中,人們似乎總想尋覓一份永恒的快樂與幸福,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然而生活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順暢。當你的努力被現實擊碎,當你的心靈逐漸由充滿激情走向麻木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可能隻是深深的苦悶與失望;然而,在低調者看來這隻是生活對自己的一次拷問而已。
有一個人在他的辦公室的牆上掛了他自撰自書的條幅,上寫:豎起桅杆做事,砍斷桅杆做人。他說,這是他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曆的結晶。
他出生在一個漁民家庭,從小就喜歡大海,他很想跟爺爺去出海,可是幾次請求爺爺帶他出海打魚,可爺爺總是以他還小為借口拒絕。他懂得爺爺的心思,爺爺是怕他這根獨苗發生意外。
長大後,他將要到離開家鄉的地方去工作,那是個看不見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