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當然!有準備迎敵與無準備受敵均有天壤之別,如果沒猴子的情報,你薑秀才的空城計迎敵計謀,從何而來?我倆有今天的日子,得感恩駱駝猴子兄弟呀!秀才,你說的另一件放心不下的事是什麼呢?”
“就是六年前,我倆帶領越境去泰國的那四十位戰俘兄弟,現他們的情況如何?”
“這事等我們的工作落實後,通過內線聯絡泰軍司令部,很快就會有回音的,這事你不用操心,我來操作,有情況我會電話告訴你的。不過秀才,我們也不用擔心,他們的現況肯定不會差的。八九年中越戰爭結束的同時,越南大規模的從柬埔寨撤軍,越泰戰爭隨之結束,泰柬邊境硝煙已散盡,如果參加泰柬邊境抗越的四十位兄弟,在越泰戰爭中幸運的活著的話,那泰軍一定會兌現當初的承諾:一個是繼續在泰軍做職業軍人,另一個是複員回地方成為泰國公民。”
智遠意味深長的說:“願上帝保佑他們安康!”
“是啊,秀才!他們身上背負戰俘的身份,還是留在異國他鄉好啊!國內親屬,同誌,朋友,戰友在一起,一旦問起他們的越戰經曆,真會讓他們羞於啟齒……”
“是這樣的!戰俘是戰爭的產物,有戰爭就會有戰俘,這是戰爭一般規律,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戰俘有著極大的認識偏見,總認為戰俘就是向敵方投降者,怕死鬼等難聽的臭名……”
智遠沉思了一下凝重的口氣說道:“這種籠統的認識觀念,其實是對戰俘的誤解,造成了還生活在世上的無數戰俘,遭受社會的欺視與沉重的心理負罪感。”
“是啊!秀才!所以參加越戰的許多戰士,尤其是深入越南腹地的偵察兵,身上都掛綁著手榴彈,一旦在戰場上彈藥殆盡或意外遭敵嚴實包圍時,憐可拉響捆綁身上的手榴彈自盡,也不當俘虜……”
智遠沉重的說道:“這就是所謂的光榮彈……”
“秀才,聽你的口氣,你對光榮彈有些不同的見解?”
智遠喝了一口茶水沉重的說道:“光榮彈是戰場官兵令可犧牲也不當俘虜的誓言。當光榮彈拉響的瞬間,在濃濃的硝煙中倒下的戰士,讓人們感到一種視死如歸,大氣凜然的悲壯形象,當硝煙散盡,被炸得煙土薰染,鮮血淋漓的戰士屍體,讓人又感到萬分的悲傷與沉重……”
智遠歎了一口氣又說:“其是在戰場上,彈藥耗盡,被對方重重包圍的情況下,不得己當了俘虜並不恥辱丟人。就好比一群握槍實彈的人,圍著身無一粒彈藥的人,不論一此人采取任何反抗的言行,客觀的現實狀況,也無法讓你改變這種懸殊的,巨大的力量對比。象蘇德戰爭初期,由於德軍的閃電戰術,蘇軍猝不及防,成千成萬的蘇軍當了俘虜,試想:如果這些措手不及的蘇軍都拉響光榮彈,該是怎樣的一幅慘景?人道嗎?在古今中外的戰爭中,交戰雙方都出現了獲多獲少的俘虜,停戰後雙方都有交換戰俘的程序與規定,縱然各位戰俘的命運各有差異,但他們年青寶貴的生命得以延續,他們是幸運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光榮彈不可提倡,從人性的角度說:它與戰士的勇敢無關。”
“可秀才!越戰中關於光榮彈的宣傳,持反對意見的人少之又少,一邊倒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