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勢,三股相脅的強大皇族勢力相互覬覦,虎視眈眈,卻又礙著對方,都按兵不動,久而久之竟成就了九州大陸的繁榮昌盛。
三國之中,東北稱邵貞,西北為鄴國,正南為寧國。
邵貞國和鄴國幅員遼闊,版圖相當,兩者相加幾乎占領九州大陸四分之三的土地,而寧國雖為彈丸小國,可背山而建的有利地形和綿延不絕的天然山脈給寧國以有利屏障,加之戰績卓絕的禁凰軍的守護,寧國得以擁有與其他兩國相媲美的繁華。
邵貞國為周姓,當朝皇帝名喚周旋元,國號貞元。
貞元三年十二月,皇貴妃尉遲氏誕下龍子。喜獲麟兒的邵貞國主激動萬分,卻不料尉遲氏卻因產子氣息奄奄,終在次年一月仙去,天人兩隔。鍾情於尉遲氏的邵貞國主,當即頒下諭旨冊封剛滿月的七皇子周瑾玄為太子,冊封西去的尉遲氏為崇禎皇後。此詔一出立時震驚滿朝文武,雖有人感念貞元帝癡心一片,可更多的人卻暗罵國君周旋元沉迷美色,視江山設計為兒戲。
一向溫文爾雅、沉著冷靜的皇後劉氏竟一時衝動帶著三歲的兒子周瑾淩長跪於禦書房外的玉階上,周旋元卻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直至孱弱的劉氏體力不支暈了過去,才換來了一句無情的口諭:“皇後體弱多病,需得靜養,自此長住於永安宮,一概人等不得隨意出入,念二皇子周瑾淩年幼無知,由賢妃餘氏代為看顧!”
此諭一出,稍稍恢複平靜的朝野又一次炸開了鍋,言論雖多,卻都不出意外的形成一邊倒的局麵,滿朝大臣皆為無辜被禁的皇後劉氏惋惜,可誰都不敢做那隻出頭鳥為劉氏鳴不平,生怕一時不慎觸著逆鱗惹禍上身。
邵貞、鄴、寧三國表麵虛假的和平邦交掩蓋了彼此侵吞蠶食的野心,似乎誰都不願捅破那層薄如蟬翼的遮掩,可這次邵貞朝廷的內部混亂卻不合時宜的打開了一個缺口,為蠢蠢欲動的敵人以契機。
貞元四年二月,號稱常勝軍的禁凰軍在寧國與邵貞交界的天池山脈發動突襲,疏於防範的邵貞國竟在短短一天之內丟失了邊地的重要關隘——玉池關,突如其來的戰事震驚了遠在都城的元貞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夢初醒的周旋元即刻派遣手下一員猛將軒轅傲,率重兵前往鎮壓。本來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軒轅傲在出征之日卻收到了來自玉門關的緊急軍報,稱寧國主帥風馳宇未戰而亡,數十日前禁凰軍已全軍撤退,並歸還了之前占領的玉池關。雖然寧國撤兵之事似有蹊蹺,可不用為愈演愈烈的戰事擔憂的邵貞國人還是大大的舒了口氣。
據前方快報,寧國皇後鳳紫鳶於南寧六年三月(也就是貞元四年三月)產下了一個女嬰,這也是寧國國君宇文勳繼位六年以來的第一個女兒,一時間寧國舉國同慶,全國休戰。宇文勳更是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女兒視若珍寶,奉為掌上明珠,而這個女嬰就是日後豔壓皇城、傲然不可一世的寧國長公主——宇文寧軒。
禁凰軍外,百姓歡愉,人人喜上眉梢,禁凰軍內,一片默然,彌漫著死一樣的寂靜。
主將帳內,兩個男子緘默不語,一個端坐在主位上端著茶香嫋嫋的茶杯皺眉思索,可一個不慎傾落的一滴茶水出賣了他此刻的彷徨無措。主位下方跪著的男子緊緊地握住了拳頭,額角的青筋突突的跳著,終於等不及催促坐上之人的快些做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