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改實惠你得到多少(1 / 2)

本報對全國7城市居民進行2012年終調查

頭版

作者:江大紅 徐焱

多年來,“就醫難”問題就像一場遷延難愈的疾病,困擾著國人。2012年12月26日,國家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透露,經過3年多的努力,深化醫改已經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的確,2012年裏,我們看到了大病醫保的推行,醫院試行醫藥分開、預約掛號……這種種政策的艱難實施,究竟讓你感受到了多少變化?

2012年12月12日—23日,《生命時報》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長沙、沈陽7座城市,針對1446名18歲以上居民進行了隨機電話調查。結果顯示,隻有三成半的人覺得看病更方便了;不足兩成的人認為,看病費用在這一年有所下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舊困局重重。

三成半人感覺看病變方便,這就是進步

如果去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起他對看病的感受,或許一個“難”字就能概括大多數人的答案。而掛不上號,又是難中之難。

2012年,預約掛號製在全國多個城市大力推廣,便是希望能夠緩解百姓起早排隊掛號之苦。一年時間,這項舉措讓25.9%的受訪者感受到了實惠。對於這個數字,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仇雨臨教授解釋說,預約掛號製的普遍實行,主要方便了一部分不經常看病的人,而對一些已經摸準了排隊掛號規律的老病號來說,全新的掛號方式反而會令他們感到不方便。不僅如此,作為稀缺資源的專家號,不論掛號方式如何,數量都不會有所變化,再加上現在部分專家號的價格相對更高,也會有一部分人覺得看病更難了。這也是為什麼會有9.8%的受訪者不僅沒感受到方便,反而覺得更不容易的原因。在解決“就醫難”上,新醫改的亮點還有很多,比如提供“自助打印服務”等細節,把醫務人員從一些瑣碎小事中解脫了出來,9.4%的受訪者直接表示,這讓他們的“看病時間縮短了”。

整體來說,調查中,約有三成半的受訪者認為看病更方便了,這個數據雖然不高,但卻已經讓仇雨臨教授感到欣慰。“醫療行為本身就非常複雜,醫療改革推出的時間並不長,具體政策的實施推動都是逐步完成的。現在有三成半的人感受到看病變方便,說明這個醫改政策已經惠及到百姓了。”不過,仇雨臨認為,讓看病變得更方便的措施應該是持社保卡看病,並直接用卡結算。她說,以前去門診看病必須要病人自己先墊付所有的錢,然後一年之內再去報銷,而現在隻要自己帶著卡去門診,刷卡後,隻負責繳納個人在醫保範圍外的那部分錢,不用墊付全部的費用了。“持卡就醫結算”應該算是特別方便的一個方式。

費用上,醫保病人最得實惠

當你好不容易看上病,通常第二個問題跟著就來了:太貴。2012年,針對看病貴問題,醫改也出台了各種措施,如推進大病醫保政策、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等,都是為了讓老百姓在看病時,自己負擔更少的份額。本次調查中,13.0%的受訪者就感覺到“報銷種類和比例的增高,讓看病變便宜了”。但仇雨臨指出,“關於醫療費用的變化,有醫保的人和沒有醫保的人感受區別比較大,常看病的人能有更明顯的感覺。”

此外,目前正在北京一些醫院試行的“醫藥分開”製度,通過提高掛號費,降低藥品提成,也對削減費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6.8%的受訪者對此深有感觸。仇雨臨說,雖然現在普通門診掛號費由原來的5元提高到了42元,但由於醫保實時報銷了40元,患者隻需要掏2元,其實就是便宜了,再加上買藥還少了醫院加成的15%,所以不少人都能感受到價格降低,不過,如果選擇看專家號,可能還是會覺得費用高。而基本藥物製度的完善,進一步壓低了藥品利潤,如果在看病時,隻開目錄中的307種常規藥品,會非常便宜,且這些藥品價格的90%還能醫保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