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質押懸頂
封麵專題
作者:王子赫
猶如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A股市場接連兩輪的暴跌之下,潛伏在水麵下的暗礁逐個浮出水麵,股權質押即是其中之一。
8月27日晚間,顧地科技(002694.SZ)發布公告稱,8月27日接控股股東廣東顧地告知函,截至目前廣東顧地共計持有公司股票約1.42億股,質押比例為99.95%,預警線區間每股7元至13元,平倉線區間6元至12元,其中廣東顧地質押給海通證券的8399萬股中的部分股份已臨近平倉線,上述股權質押未進行配資及高杠杆融資。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特申請臨時停牌。
此前的5月份,顧地科技股價最高一度觸及22.52元,而經過兩輪的暴跌,停牌前收盤於8.76元,跌幅近60%。
傾巢之下無完卵,股市暴跌的負反饋已經蔓延至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的部分上市公司,經曆去杠杆之痛的並非二級市場投資者,上市公司大股東亦感同身受,顧地科技隻是冰山一角。
同日,華仁藥業(300110.SZ)亦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東華仁世紀集團共計持有公司股票2.8億股,已質押2.59億股,質押比例為92.57%。其中,華仁世紀集團質押給齊魯證券的7240萬股股份已觸及融資警戒線。
8月28日,麥趣爾(002719.SZ)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中小企業管理部下發的《監管關注函》。管理部高度關注公司控股股東麥趣爾集團累計質押其持有公司股份97.21%股權的問題。
而據同花順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已有1084家上市公司進行了3653筆股權質押,被質押的總股數超過1100億股,涉及質押額達1.81萬億元。其中,未到期質押額為1.69萬億元。從質押當日起,迄今股價累計下跌超過50%的共有537筆。
如此龐大的股權質押規模,猶如懸空的堰塞湖,如果任由股市繼續暴跌下去,湖水遲早將衝破堤壩一瀉千裏——繼場外配資和融資融券平倉衝擊之後,質押股票跌破警戒線甚至平倉線將會對市場造成殺傷性衝擊。
華泰證券表示,若在股價大幅連續跌落的情境下,大股東由於自身的原因不能如期滿足監管關於持倉警戒線、平倉線的要求並如期補平持倉,爆倉的風險油然而生。當股權質押變成了股權凍結,銀行或者信托公司不得不強製拍賣所質押的股票的時候,就會存在股價暴跌或者被恐慌拋售的風險。
股權質押規模有多大?
股權質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
股權質押融資屬於“抵押性”的貸款行為,質押人將有關標的物的受益權等財產權利轉移出質,並且獲得資金。提供資金的大部分是銀行,也有一些信托機構、券商,出讓的權利無需像實物一樣過度占有,隻需提供相關資料通過審核即可,作為抵押的質押標的在償還責任了結時即可歸還。股權質押將經濟存量轉換為經濟流量,可有效彌補流動資金的不足。
股權質押式融資從2014年以來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由於大股東自身關於股票的直接交易行為存在諸多限製,股權質押無疑為其融資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大股東在保留了控製權的同時,擁有了現金流,並可用於投資。
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2014年7月牛市啟動以來,上市公司大股東開始進入了“全麵質押”的階段。
2014年1月-6月期間,709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1853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605億股,參考市值約6233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1870億-3117億元。
2014年7月-12月期間,832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2393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4042億股,參考市值約40022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12007億-20011億元。
2015年1月-7月期間,973家上市公司總計完成2974次股權質押,質押股本842億股,參考市值約15476億元,按照30%-50%的折算率,上市公司約獲得資金4643億-7738億元。
安信證券表示,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雖然參與股權質押的公司數量在每個時間段內隻增加了100多家,但是對於單個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來說,不管是質押次數,還是質押規模,自牛市啟動以來,都出現了瘋狂式的增長。其原因主要在於2013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陡降,較2012年同比下降33.4%,現金流狀況惡化;再者就是牛市帶來的股價飆升使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中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促發了大股東股權質押的積極性。
那麼,截至目前股權質押規模到底有多大呢?
按照中金公司的測算,目前股權質押存量約為2.7萬億元,其中2015年淨增加1.4萬億元。目前2.7萬億元的質押市值約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6%,占總市值的6%。規模不容小覷。若按質押時的股價計算,2015年淨增的質押市值為1.66萬億元,但經曆6月份以後的市場調整,目前的質押市值下降至1.4萬億元,降幅16%。
據中金公司的估算,股權質押淨融資額1.1萬億元,其中2015年淨融資規模0.66萬億元。根據股權質押的規定以及目前質押方設定的質押率,假定滬深300成份股質押率為50%,創業板質押率為30%,其餘公司的質押率為40%。按此估算2015年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質押獲得的資金額為0.66萬億元。
華泰證券的測算則顯示,目前共有存量股權質押業務約5300單,涉及上市公司1280家,質押總股數1510億股,參考總市值約2.2萬億元。通過股權質押業務的融資餘額為約1萬億元。其中,2015年以來新增股權質押業務約3200單,涉及上市公司1039家,質押總股數883億股,參考總市值約1.3萬億元。
國金證券測算的股權質押規模更大。國金證券表示,2014年以來,股權質押的規模呈顯著上升的現狀,從次數來看,2014年上半年股權質押次數為1853次,2014年下半年股權質押次數為2395次,截至2015年7月31日股權質押次數為3016次,體現了不斷上升的趨勢;從質押股本數的數據來看,2014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至今發生的股權質押股本數分別為605.44億股、622億股和858.33億股;從市值維度看,2014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至今發生的股權質押市值分別為6234.83億元、7609.82億元、15874.31億元,據估算存量的股權質押市值規模在22584.89億元左右,占A股總市值的4.01%。加上2014年之前的在押市值,目前市場存量在押市值約為32014.69億元。
中金公司的數據顯示,券商渠道的股權質押占比最大。2014年至今2.3萬億元的股權質押市值中,有1.3萬億元的質押方是券商,占比57%。其次是銀行(0.5萬億元,23%)和信托(0.3萬億元,12%)。這也意味著若股權質押出現風險,券商將首當其衝。
分行業來看,房地產及新興成長性行業股權質押規模較大。其中,醫藥生物質押市值0.3萬億元,規模最大;其次是融資需求一直較高的房地產行業;TMT行業如傳媒互聯網、電子、計算機等質押市值也相對較高。
股權質押雙刃劍
作為常見的融資方式,有資金需求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將所持股權質押給質權方而獲得相應的融資,質權方一般為銀行、信托、券商、擔保等金融機構。由於上市公司股價有二級市場定價的基準可以作為參照,因此,自2014年牛市啟動以來,股權質押作為股東方融資渠道的重要來源,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