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狄府鴻門宴(2 / 2)

這些人見趙良對王頎和跟陳誌二人發難,沒想到他居然要將這些奏章都燒了,這太出乎意料,這些人都愣住了,不知道趙良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有些人是許敬宗的心腹,但很多人隻是被別人蠱惑,才上奏章彈劾趙良,其實他們跟趙良根本就沒有任何利益衝突。

工部侍郎夏金亮站起來說道,“狄大人,夏某上了奏疏彈劾你,說實話,奏疏有諸多不實之處,得罪之處,還望狄大人海涵。”

其他的官員見有人起了頭,都一個個站起來說自己奏疏之中恐有不實之處,還望狄大人,莫要見怪等等之語。

趙良本來就為了收買人心,並不是秋後算賬,裝作大度無比,當眾燒了這些奏折,宣布過往不究,希望同朝為官,相互匡扶,那些官員得了台階下,自然都交口稱讚趙良。

趙良此舉一下拉攏了很多官員,至少分化了那些中立派的官員,消息傳到許敬宗那裏,他氣得拍桌子跳腳。

武則天得到這個消息後,倍感欣慰,看來她沒有看錯人,趙良很有些手腕,這樣的人一定要在可控範圍,用得好是一大臂助,用不好的話,就會成為很大的危險。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忽忽三年一晃而過。

趙良在這三年裏,修為提升到金丹七轉的境界,要不是平日裏非得應卯到中書省當值,早就進入元嬰期境界。

上官珊給趙良生了兩個男孩,狄家總算有了後,狄知遜和曹氏每天都圍著兩個孫子轉,忙得不亦樂乎。

據上官珊講,上官家應該遺留有什麼寶物,但具體是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她也不知道,上官儀牽連到廢太子李忠謀反案,連跟上官珊交代一句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綁縛法場砍了頭。

趙良將上官家舊宅買了下來,但搜索兩次都一無所獲,上官家的寶物不一定非要藏在家裏,很可能藏在極為隱秘的地方,趙良先將這件事情放下來,很多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趙良去過一次鬼穀的入口,鬼穀遺跡並沒有開放,他隻能在門口徘徊了幾圈,悻悻而歸。

麟麟失落在鬼穀的密道之中,被火雲邪神強行留了下來,趙良想要救她出來,但進不去鬼穀,一切都空談。

趙良在這三年中反反複複都在琢磨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穿越時空回到戰國。

小美在納戒中一直昏迷不醒,想要依靠小美再次穿越是根本不可能的,他派東華門的門人四處打聽,看有沒有可以穿越時空的寶物。

任何門派都沒有這樣逆天的寶物,恐怕隻有上古神器才能穿越時空,但上古神器隻停留在傳說中,沒有任何人見過。

忙忙碌碌了三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趙良沒有灰心喪氣,他的心態好得很,既然強求不得,就順其自然,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修行上,實力與日俱增,嗖嗖的突飛猛進。

李治的身體越來越差,上次澤王李上金謀反,李治的元氣受到很大的損傷,他本來就患有嚴重的風疾頭痛,身子骨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衰老得非常厲害,整個人就像一根枯萎的蘆葦杆,在秋風中不停的搖曳,顯得極為單薄淒涼。

武則天的勢力越來越大,群臣都以天後馬首是瞻,隻知道有天後,而不知道有皇上,不少忠於李唐的臣子紛紛上書,要求李治廢黜武則天,另立新後。

武則天大勢已成,豈是李治能夠輕易廢黜的?這些人的奏折還沒有到李治的麵前,人就被武則天找各種借口,罷官的罷官,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砍頭的砍頭。

一時間,反對天後的聲音銷聲匿跡,文武百官人人自危。

李治跟武則天商議,準備新立太子,他的心中人選是代王李弘,武則天自然沒有二話可說。

如果立其他非武則天親生的兒子為太子,恐怕李唐皇室又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李治決定立李弘為皇太子。

皇太子的加冕儀式舉行得異常隆重,文武百官和王公貴戚都到場觀禮,李治親自將皇太子的配冠和印綬交到了李弘的手中。

李治今天氣色很好,整個人看起來紅光滿麵,好像年輕了十歲。

李弘從李治的手中接過印綬,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

加冕儀式結束後,李弘正式入主東宮,文武百官和王公貴戚都到東宮恭賀,李弘深深體會到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就連自己的幾個兄弟都對自己恭敬有加,他們之間已有一層無形的隔膜,他對這種感覺很陌生,但也非常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