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士兵和戰馬的屍體很快就被清理了,秦軍再次發起了衝鋒,不過,白起改變了戰術,騎兵全部配上強弩,對趙國弓箭手展開攻擊,弓箭手配合步兵,也對趙國弓箭手展開攻擊。
秦國的強弩威力比趙軍弓箭的威力要大上不少,經過剛才的衝鋒,秦軍也有了經驗,再次衝鋒也有了經驗。
三四個秦兵騎著戰馬,一起頂著一個大帳篷往前衝,有了牛皮帳篷的抵擋,秦軍的傷亡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不少騎兵衝到了強弩的有效射程內,紮住陣腳後,紛紛展開射擊,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之人,弓馬嫻熟之極,一箭過去,就能撂倒一名趙國弓箭手。
秦軍的步兵和弓箭手也緊隨其後,站穩陣腳後,也紛紛對趙軍弓箭手展開射擊。
趙軍弓箭手的優勢一點一點的喪失殆盡,很多弓箭手紛紛倒地,死在了秦軍的強弩之下。
趙括見勢不對,鳴金讓弓箭手後撤,準備讓步兵上陣,開始跟秦兵展開肉搏戰,趙軍晚上每人兩碗大白米飯,比秦軍還要多一碗,就是為了今晚的大戰。
趙國弓箭手聽到鳴金聲音,紛紛後撤,秦軍騎兵和弓箭手趁勢掩殺,又殺死了不少趙國弓箭手,趙國弓箭手邊撤邊射,也射殺了不少秦國騎兵。
這一場大戰,秦趙兩軍傷亡基本持平,何謂是半斤對八兩,平分秋色。
趙國步兵早就躍躍欲試,一個個摩拳擦掌,隻等大將軍一聲令下,就會如猛虎下山一般衝上去。
為首一人,白袍白馬,拉風之極,此人是誰?不用說,自然是趙良,那匹白馬正是他之前的坐騎,趙軍前段時間大規模屠殺戰馬,最後還是剩了幾匹,其中就有趙良的坐騎,趙軍將士們對趙良崇拜至極,他的戰馬托趙良的福,也算是逃過了一劫。
他旁邊還有兩人,一個人滿頭黃發還騎著一匹滿身金黃的戰馬,真是什麼人配什麼馬,這一人一馬真是相得益彰。
還有一人是個大光頭,胯下騎著一匹黑馬,亮光噌噌的腦袋在夜空裏顯得極為耀眼,就像是一個人頭漂在空中一般,遠處的人如果不明覺厲,肯定會嚇出一身冷汗。
趙括見弓箭手已經退了回來,就親自開始擂鼓,發出進攻的信號。
趙良聽到擂鼓聲,舉起手中長槍,大喝一聲,拍馬舉槍衝了過去,黃乘和達鳩智也拍馬衝了出去,這兩人也都拿著長槍。
槍是百兵之王,在這種大規模的陣仗中,是再合適不過的。
後麵的趙軍將士跟著趙良就衝了出去,猶如無數下山的猛虎,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趙良如此生猛,給了趙軍將士們巨大的信心和勇氣,一時間,趙軍的氣勢如虹,帶著無盡的殺氣向秦軍席卷了過去。
秦軍騎兵和步兵正在那裏追殺趙軍弓箭手,隻聽到後麵殺聲震天,猶如地震一般,隻見三人騎馬帶著趙軍衝殺過來。
秦軍全部感受到了那無邊的殺氣,即便是那些久經沙場之人也感到兩股戰戰,不寒而栗,有些膽子小的,嚇得腿肚子直轉筋。
秦軍中有些眼睛比較尖的,看到為首那個白袍白馬之人,立刻認出了那就是秦國大克星趙良,發了一聲喊,“趙良來了,快跑。”
趙良二字在秦軍的眼中那就是魔鬼一般的存在,一聽趙良來了,全部都掉頭狂奔,沒有一個人起抵抗之心,趙良對秦軍來講,震懾力真是太大了。
白起見秦軍順利攻進峽穀,對於進攻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正當他得意洋洋,揮斥方遒之際,卻見秦軍如潮水一般敗退了回來。
白起怒道,“怎麼回事?剛才進軍非常順利,現在為什麼敗退得這麼快?”
斥候報道,“啟稟大將軍,衝鋒的將士們見趙軍領頭的是趙良,都無心再戰,一個個都跑了回來,趙良他,他真是太凶猛了。”
白起怒罵道,“放屁,趙良也就是一個人,他能有三頭六臂嗎?再敢說如此動搖軍心的話定斬不饒。”
那斥候雖然心裏不服,但在白起麵前豈敢辯駁,隻好唯唯諾諾的退了下去。
白起見趙良他們終於出手,現在是時候請蘇泰三人出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