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帶著胡不歸回了邯鄲,讓胡不歸去安排平安商行和平安商號的事情,他繼續作甩手大東家,他徑直往邯鄲城北趙府而去,離別趙府已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到了趙府一瞧,隻有趙母和趙寧在府中。
趙寧見趙良回來,喜出望外,一心想讓趙良多留幾天,好好陪陪她,但大戰在即,趙良哪裏有什麼去陪她,他問了問趙括的下落,這才得知趙括已經去了長平前線。
那日,趙括從王宮回來後,就讓趙母屏退左右,要有機密的事情要跟趙母相商。
趙括拱手說道,“娘,孩兒不才,已被趙王封為大將軍。”
趙母喜極而泣,用袖子拭了拭眼淚,說道,“我兒總算光大趙家的門楣,你父親若是泉下有知,也會瞑目。”
趙括滿臉憂色的說道,“母親,我擔心此去,不但打不了勝仗,而且會連累我們趙家。”
趙母安慰道,“你不要太多擔憂,勝敗乃兵家常事,還沒有開戰,你就先說打不了勝仗,豈不是長了他人誌氣,滅了自己的威風?”
趙括沉痛的說道,“我們的敵人不光是強大的秦軍,更有很多人隱藏在趙國廟堂之上。”
趙母奇道,“括兒,你說我們趙國有內奸?”
趙括小心翼翼的說道,“我隻是猜測,並沒有真憑實據,這人權勢和聲望太大,根本沒人相信他會是內奸。”
“你是說廉大將軍嗎?”
“沒錯,廉大將軍雖跟父親是摯友,也是我的世伯,但他的種種作為,讓我不得不懷疑他就是秦國安排在趙國的內奸。”
“括兒,你有沒有向趙王提起這件事情?”
“沒有,這件事情牽扯太大,我一直放在心裏,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這是第一次跟母親提起,為了能夠保全我們趙家,母親明日一早進宮麵見趙王,要極力反對我作大將軍。”
趙母十分不解,問道,“括兒,你好不容易當上了大將軍,為娘隻有支持你,怎麼能從中作梗呢?”
趙括解釋道,“母親,這麼作才能夠保全我們趙家,你就說我隻會紙上談兵,不能勝任大將軍之職,趙王定然不會同意,你就軟磨硬泡,你說隻要趙王答應若是我戰敗,不牽連我們趙家,就會同意我當這個大將軍。”
趙母聽後,又問,“括兒,你有把握能打贏此仗嗎?”
趙括搖頭說道,“實話說,我一點信心都沒有。”
趙母十分迷惑,問道,“那你為什麼還要接任大將軍之職?”
趙括歎了口氣說道,“哎,如今,趙國將才凋零,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比我更適合來作大將軍。以前,趙國有廉大將軍,但現在他完全不可信任。”
次日,趙母進宮麵見趙王,極力反對趙括接任大將軍之職,說趙括完全沒有實戰經驗,隻會紙上談兵,趙奢在世的時候,也是這麼說他,請趙王收回成命,另選賢能。
趙王心裏也是苦不堪言,要是有更合適的人選,何必要找趙括,趙王連忙安慰趙母,說趙括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現在是需要他為國效力的時候,老夫人怎麼能拖他的後腿呢?
趙王好話說了一籮筐,趙母就是不同意,說要是趙括打了敗仗,丟了自己性命是小,要是丟了趙國的江山社稷,那就是百死莫贖,株連九族也沒有用啊。
趙王沒有辦法,最好隻好向趙母保證,即便趙括輸了這場戰爭,他也不會降罪趙家。
趙母得了趙王的保證,這才同意趙括出任大將軍之職。
趙括作了大將軍,很多以前跟他平起平坐的將軍心裏自然不服氣,憑什麼老子東征西討,熬了這麼多年,還是偏將軍,你來了兩年,寸功未見,就被趙王封為大將軍,雖說你是趙奢老將軍的兒子,多讀了一些兵書,那又怎麼樣?老子就是不服氣。
很多將軍的表麵功夫還作得到位,雖然心裏不服,但表麵還是對趙括恭恭敬敬的,當然,也有一些不開眼。
趙括來到長平大營,第一次擊鼓升帳,就有一名偏將軍和兩名校尉故意不來,看來是想給趙括一個下馬威,趙括可不是吃素的,現在大權在握,怎會怕你一名偏將和兩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