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親情照亮人生,溫暖人生(1 / 3)

親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親情,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你的人生;親情就像一杯茶,溫暖你的心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祖母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邵飛是一名年輕的醫生,他時常看到病人痛苦的模樣時想起他的祖母,緣何如此還要從他的一篇日記中才能得知:

在相片中祖母年輕時有點瘦,不過我很難把相片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從我開始有印象起,她一直是胖胖的,嗓門很大。我從小是很頑皮的孩子,常在外麵玩耍忘了回家吃飯,讓她追打著回家。回想起來我甚至期待那樣的感覺。她胖胖的,追不上我。跑著跑著祖母停下來,一喘一喘地,全身都是汗,我也停下來做鬼臉。我跑得遠遠地直奔家裏,她也追在後邊罵人。我一回頭,看她氣衝衝地跑著,全身上下所有的地方都在跳動,好像卡通影片。

很多和我一樣大的小孩子幾乎都是祖母帶大的。幾乎我所有的童年記憶都和祖母有關。在我上了中學之後不久,我的祖母就過世了。她得了癌症,到處求醫無效。我記得最後的那段日子她躺在床上呻吟。除了打止痛針之外,我們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我的父親以及伯父不甘心,輪流背著她坐火車,坐10個小時到省城,去大醫院求訪名醫。隔天又背著她坐火車回來。他們把祖母放回房間裏,兄弟兩個人走出來,還來不及走到客廳就一直流眼淚。

祖母快過世之前曾經靜靜地看著我,感歎地說:“祖母看不到你長大了。”

我很害怕,不知道該說什麼。她很虛弱地問我:“你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

祖母生病以來,我從沒有哭過。直到那一次,我握住她的手。第一次覺得她變得那麼瘦,那麼輕,好像我真的會失去她。

看她生病那麼難過,我堅定地告訴她:“我長大要做一名醫生。醫好所有人的病。”

“以後當醫生,要對病人好一點。”我看見祖母的眼淚流了出來。

盡管經曆許多事情,我不再哭過,也從不曾看父親哭過。過了很多年,我們談起這件事,父親告訴我:

“那次背你的祖母從省城醫院出來,醫生都搖頭,說沒有辦法。我們住在火車站後的小旅社,等著隔天坐火車回家。我和你伯父背著你祖母上旅社二樓。從前我們兄弟兩人背她背不動,那天變得那麼輕,兩個人不曉得為什麼直掉眼淚,祖母問怎麼回事,都不敢告訴她,隻說看她生病那麼辛苦,心裏不忍心……”

現在我已經變成了一名醫生,與更多苦痛的病人一起經曆了喜悅、滿足、無奈或者失望時,忽然想起那雙落在我手裏輕得不能再輕的手,曾經給我多麼沉重的力量。

“唉,再重的重擔都不算什麼,”父親搖了搖頭,“可是,那麼輕的感覺,卻無法承受……”

一分鍾感悟

死,使善者堅強,使智者認識生,教他如何行動。死,是自然界的規律,生由死而來。正如麥子為了萌芽,它的種子必須要死了才行。

因此,珍惜眼前的生活,這才是最要緊的。

為愛選擇遺忘,獨自背負悲傷

在《聖經》中有一則約瑟接納他的哥哥的故事。

約瑟是雅各的第11子,遭兄長嫉妒,在年少時他被賣往埃及為奴,後來做了宰相。

有一年因為饑荒,他的哥哥們到埃及來尋求食物,約瑟見到了兄長。

當約瑟發現自己的哥哥們時,在眾多仆人麵前終於控製不住自己,他吩咐仆人:“所有的人都走吧!”

眾仆人都離開了,這時約瑟對哥哥們說:“我是約瑟,父親還好嗎?”

他的哥哥們無法回答,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了。

接著,約瑟又對哥哥們說:“走近些。”

當他們走近,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你們曾經把我賣到埃及。”兄長們還是不敢相信。但是,當他們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時,他們看著眼前的弟弟如此威風,如此榮耀,更是嚇得說不出話來了。但是,這時他們聽到約瑟說:“現在,你們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裏而感到難過或譴責自己,那是上帝為了救你們的命把我早些送來這裏的。老家發生饑荒已經兩年了,接下來還有5年時間所有的土地將顆粒無收。上帝把我早些送來,是為了讓你們繼續存活,以特殊的方式搭救你們的性命,所以是上帝而不是你們把我送到這兒來的,他使我成為法老的父親,所有財產的主人,整個埃及的統治者。”

一分鍾感悟

血濃於水,兄弟姐妹有如一朵花上的花瓣,就算輾落成泥也還是會在一起。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也是我們自己前世修來的福氣。

送奶奶一片陽光,溫暖她寂寞的晚年。

有一個女孩名叫埃爾莎。她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奶奶,頭發都白了,臉上也布滿了皺紋。

埃爾莎的父親在山上有一棟大房子。

每天,太陽都從南邊的窗戶裏射進來。房子裏的每件東西都亮亮的,漂亮極了。

奶奶住在北邊的屋子裏。太陽從來照不進她的屋子。

一天,埃爾莎對她的父親說:“為什麼太陽照不進奶奶的屋子呢?我想,她也是喜歡陽光的。”

“太陽公公的頭探不進北邊的窗戶。”她父親說。

“那麼,我們把房子轉個方向吧,爸爸。”

“房子太大了,不好轉。”她爸爸說。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點陽光了嗎?”埃爾莎問。

“當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給她帶一點進去。”

從那以後,埃爾莎就想啊想啊,想著如何能帶一點陽光給奶奶。

當她在田野裏玩耍的時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兒都向她點頭。鳥兒一邊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一邊唱著甜美的歌兒。

世間萬物好像都在說:“我們熱愛陽光,我們熱愛明亮、溫暖的陽光。”

“奶奶肯定也是喜歡陽光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帶一點給她。”

一天早晨,她在花園裏玩時,看到了太陽溫暖的光線照到了她金色的頭發上。然後,她低下頭,看到衣擺上也有陽光。

“我要用衣服把陽光包住,”她想,“然後把它們帶進奶奶的房子。”於是,她跳了起來,跑進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我給你帶來了一些陽光!”她叫著。然後,她打開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絲陽光。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裏照出來了,”奶奶說,“它們在你金色的頭發裏閃耀。有你在我身邊,我就擁有陽光了。”

埃爾莎不懂為什麼她的眼睛裏可以照出陽光,但她很願意讓奶奶高興。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園裏玩耍。然後,她跑進奶奶的房子裏,用她的眼睛和頭發,給奶奶帶去陽光。

一分鍾感悟

每個人都有年老體衰的時候,越到晚年人越容易寂寞感傷,如果能用心孝順他們,把陽光帶到他們的心裏,老人一定很開心。

付出比索取更讓人幸福。

聖誕節時,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

聖誕節當天,保羅離開辦公室時朝他的小汽車走去,這時他注意到一個衣裳襤褸的男孩,男孩看見了保羅,他沒有躲閃,卻十分羨慕地問:“先生,這是你的車?”

保羅點點頭:“這是我哥哥送我的聖誕節禮物。”男孩滿臉驚訝,支支吾吾地說:“你是說這是你哥哥送的禮物,沒花你半分錢?我也好希望能……”

當然保羅以為他是希望能有個送他車子的哥哥,但那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送車給弟弟的哥哥。”

保羅驚愕地看著那男孩,脫口而出地邀請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車去兜風?”

男孩興高采烈地坐上車,繞了一小段路之後,那孩子眼中充滿興奮,說:“先生,你能不能把車子開到我家門前?”

保羅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鄰居炫耀,讓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車子回家。沒想到保羅這次又猜錯了。“你能不能把車子停在那兩級階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階梯,過了一會兒,保羅聽到他回來的聲音,但動作似乎有些緩慢。原來他帶著跛腳的弟弟出來,將他安置在台階上,緊緊地抱著他,指著那輛新車。

隻聽那男孩告訴弟弟:“你看,這就是我剛才在樓上告訴你的那輛新車。這是保羅他哥哥送給他的!將來我也會送給你一輛像這樣的車,到那時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掛在窗口的聖誕節漂亮飾品了。”

保羅走下車子,將跛腳男孩抱到車子的前座。男孩也爬上車子,坐在弟弟的旁邊。就這樣他們三人開始一次令人難忘的兜風。

在這個聖誕節,保羅真切地體會到了耶穌那句話的含義: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一分鍾感悟

曾有位名作家說愛人比被愛幸福,因為愛人的人內心是無比富足的。隻有心裏充盈著愛,且毫不自私的人才會不圖回報地付出。

孝敬老人,不是一句關於美德的空話。

麗麗是孫敏和丈夫的掌上明珠。

孫敏和丈夫上班,就把麗麗交給她爺爺。麗麗的爺爺60多歲,麗麗跟了爺爺,變得很乖,很招人喜歡。隻有一樣使孫敏嫉妒:麗麗待爺爺好於她。於是,孫敏和公爹之間出現了隔閡。終於有一天,隻為一件小事,他們吵翻了。老爺子孤零零地搬進很矮、很潮的西房的小屋。

麗麗上高中了要住校。她每月回來好幾趟看爺爺。這天天氣特別冷,她又跑回來。一進門,臉都凍白了。“媽,爺爺病成這樣,你也不管?”孫敏發現女兒的眼裏放出一股逼人的光,她心裏打了個寒噤:“好吧,我去。”

屋裏簡直是個冰窖,連尿罐子都凍裂了。前晚麗麗端來的那碗燴餅原封沒動,已經結了冰。一雙竹筷子斜插上去,活像祭祀的供品。

“麗麗,不是跟你說過,別來看我嘛。不要因為我鬧得大家不痛快。”老爺子吃力地說。

孫敏這才看清他的那張瘦臉,眼窩深深凹下去。她的心不由微微一動。但當她看到女兒像打量一個陌生人似的打量著自己的那種眼神時,她更多想到的卻是女兒對自己的離心——“完全是老爺子的過錯,我不諒解他。況且,老爺子很愛攢錢,他也許要把錢留給他的孫女;我老了,麗麗會怎樣待我?不行,我得把這筆錢搞來,趁老爺子還沒斷氣……”

孫敏臉上堆起了笑。她讓女兒在給老爺子煮的掛麵湯裏打了個荷包蛋。

當麗麗慌慌張張地跑回來的時候,孫敏知道老爺子不行了。她轉彎抹角地說:“麗麗,該給你爺買點好吃的。你爺爺的錢在哪兒放著?先拿兩塊。我兜裏沒錢了。”

“我不去!”麗麗生氣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