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劍宗峨眉2(1 / 2)

川蜀之地多奇山,其中又以峨眉為最,詩仙李白就曾有“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讚歎,峨眉之雄偉秀麗,由此可見一斑。峨眉之上有重巒疊嶂,古木參天,亦有崖間飛瀑,水天一線,更有深澗幽穀,奇花異卉,其景象之奇麗不一而同,是以峨眉山素有“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之妙喻。然則山水風景雖奇偉秀麗,卻不是今朝峨眉能享譽天下的正因,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才靈”,峨眉自古就是道書所述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山上道流以純陽觀為首,香火極盛;而佛教亦與道流兼容並蓄,共處於峨眉,同是寺廟百家,欣欣向榮,甚有後來居上之勢。不過真正能一家獨大,天下敬仰的卻是山上一非道非釋的俗家門派,被譽為江湖正道領袖,天下劍宗的峨眉派。

峨眉武學源遠流長,始自戰國技擊大師司徒玄空,曆時千餘年至今,已成並列與少林、武當的天下武學三宗之一。其門下不止衍派過千,但凡中土之上的鏢局、武館大多有人出身峨眉,是以又有人尊之為江湖第一大派,可謂實至名歸。

自十年前峨眉派領導正道群英重創魔教勢力後,聲威日隆,其門下弟子行走江湖必定為人禮遇,欲下山自成一番事業者均是一呼百應,事半功倍;更有甚者,就連京城招募大內侍衛或是禁軍武官,亦以峨眉弟子優先。是以峨眉派雖是地處西陲,卻是天下武林中人向往的福祉聖地,東至江浙兩廣,北至京城之內,都有人慕名而來,願將自家子弟拜入其門中。不過欲入其門者雖多如過江之鯽,但真能遂已願者卻是鳳毛麟角,皆因峨眉派秉承千年傳統,對開門收徒一事極是嚴格,從無徇私之例。

今日,一批入門未滿一年的弟子正在山中一處開闊石坪練劍,這些弟子均是十幾歲的少年郎,他們自入峨眉以來旦夕操練,早晚吐納練氣,白日習拳練劍,風雨無阻,從無怠惰,這時所施展的就是一套峨眉派的入門劍法“靈猿劍法”。

但見弟子們雖是手持木劍演練,卻也認真非常,更有數人劍影飛舞,破空呼嘯,配上閃轉騰挪間顯現的靈動身法,已經展現出這套“靈猿劍法”的淩厲瀟灑,可說是略有小成了。一名青衫磊落,儒生打扮的男子在旁看了也不禁暗暗點頭。

“馬如龍,你的手太用力了,劍走輕靈,不是與人拚力,這樣一用力,劍勢就沉了,變得滯住了。魏子明,腳步沒有跟上身形,不能光顧著手不管腳,慢慢來,先練對再練快。孟飛,眼睛別隻盯著劍!”那男子不斷提點弟子們的不足之處,原來他便是這幫弟子的受業恩師,名叫梅獨放乃是峨眉掌門的同輩師弟,因他長得麵如冠玉,眉峰入鬢,極是英氣,又愛做儒生打扮,江湖上便送了一個美號:“玉麵書生”。

梅獨放指點完幾個進境不俗的弟子後,負手走到一虎頭虎腦的少年麵前,細看了一會,輕歎一聲道:“莊如林,這運勁發力的竅門我足足教了你一個月了,怎麼還是上不了手?記著,扭腰、沉肩、揮臂,一氣嗬成,這一式‘猿渡青山’不是就自然而然地刺出去了,不僅僅是這一招,但凡劍法要練的好,首重自然,不可造作。我叫馬如龍不可太用力,你就有樣學樣,刻意為之,結果自招其弊,整個人都變得軟手軟腳,有氣無力!”

那莊如林聽了師父的教誨,羞愧得滿麵通紅,汗水涔涔,其實梅獨放也並未怎樣嚴厲訓斥他,大概是其本性太過老實靦腆所致。梅獨放見了他如此尷尬,也是於心不忍,又歎道:“唉,你也不用太過著急,反正來日方長,況且凡事欲速則不達,先慢慢把基礎打紮實了,以後未必不能厚積薄發。”莊如林憨厚一笑,點頭稱是,又提起木劍開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