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秘密(1 / 2)

伊稚斜最近有些發福,不是說他吃了多少好吃的,身體變胖了,而是臉上有了浮腫。這就很讓人擔心,匈奴的巫醫看過,藥也吃了,法事也做了,甚至就連李少君也請下來天師幫忙,而伊稚斜的病情並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有更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眯著一雙死魚一樣的眼睛,伊稚斜斜坐在一整張虎皮縫製的椅子上。這是一張楠木椅子,上好的木料,精美的做工,兩邊的扶手經過長年累月的摩挲變得油光發亮。據說這張椅子是當年蘇任獻給老單於的,後來被伊稚斜奪了位,椅子自然也就變成伊稚斜的。伊稚斜非常喜歡這種高高的帶有靠背的椅子,比坐在地上舒服多了,而且對於他浮腫的全身更加受用。

阿施那部大馬金刀站在伊稚斜身後,一雙眼睛冷冷的盯著王帳中坐著的所有人。匈奴的大軍已經準備妥當,攏共八萬號稱十五萬,來自幾乎匈奴每一個部落。再有十幾日就能全部抵達馬邑,也就是說此次是伊稚斜召開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隻要大軍集結完畢便是最後的決戰時刻。

軍屯王明顯喝高了,一雙血紅的眼睛總是在中間那些舞姬身上亂轉,看那架勢恨不得現在就撲上去搶走一個了事。但是這裏是王帳,軍屯王也隻能在心中意淫一下,沒有伊稚斜的允許打死他都不敢胡來,因為他還向繼續活著享受現在的生活。

武建王不像軍屯王那樣一杯接一杯的猛灌自己,他象征性的喝了幾杯之後便一個人呆呆的坐在那裏愣愣的盯著眼前的酒壺。自從伊稚斜決定孤注一擲要和漢人開展之後,匈奴人中很快就分成了兩部分。其中一方已經被熱血衝昏了頭腦,覺得大匈奴的勇士天下無敵,漢人自不量力,隻要大軍一到漢人自當灰飛煙滅。這部分大多都是沒有參加過馬邑之戰的年輕小輩,依舊活在匈奴曾經的輝煌之中。軍屯王就是這個樣子。

另外一部分就謹慎的多。此次大漢大張旗鼓三路大軍圍攻匈奴,擺明了就是要引誘匈奴決一死戰。那就不應該硬碰硬,隻要將大漢的軍馬引進草原,接下來他們自己就被會草原吞噬,完全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退一萬步講,實在不行,匈奴還有漠北的大片疆域可以周旋,隻要漢人無功而返退回去,草原依舊是匈奴人的天下。武建王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他們兩人都想錯了,因為他們不是伊稚斜,不是匈奴單於。伊稚斜做出和漢軍對陣的判斷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遠的不說,他伊稚斜是如何得到單於之位的,在匈奴人中知道的不少。現在不說,是因為伊稚斜手裏有大軍、有牛羊。但是隻要伊稚斜準備北撤,這可就不僅僅是大軍和牛羊能解決的問題了。一個不能保護國土的單於還能是匈奴大單於嗎?

酒已經喝的差不多了,伊稚斜揮揮手,那些俯首弄姿的舞姬連忙躬身施禮退出王帳:“咳!諸位,今日本單於在這裏賜酒宴一是為諸位壯行,二希望諸位旗開得勝,將漢人徹底消滅,打過長城去。”

軍屯王大笑著站起身,死命的拍打自己的胸膛:“請單於放心,別人不敢說,軍屯的部落永遠衝在第一個,定然是第一個越過長城的人。”

“哈哈哈,甚好,來人,將我的金甲賜給軍屯王!”

單於金甲代表著單於的身份。伊稚斜因為浮腫這一次不能親臨戰場坐鎮指揮,他便需要在下麵的這些小王之中選擇一個人作為統帥。軍屯王對此次戰爭非常上心,幾乎將他部落中所有的男丁全都征召。十五萬大軍有三分之一都是軍屯王的部下。

雙手接過單於金甲,軍屯王搖搖晃晃起身,淚流滿麵的給伊稚斜保證,說的是豪言壯語,表的是忠心可鑒。聽得眾人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就去找漢人拚個你死我活。對於此,伊稚斜非常高興,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說句心裏話,伊稚斜並不看好此次戰爭,所以他需要如軍屯王一樣的這些人去和漢人死拚,至少也得是個兩敗俱傷,那樣他就可以繼續待在後方舔砥自己的傷口。

和軍屯王又幹了一杯,伊稚斜扭頭發現武建王還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便問道:“武建王可有話說?”

武建王連忙回過神來,起身道:“單於,屬下正有一件事需要向您稟報,還請單於重新考慮對漢人的用兵策略。”

伊稚斜還未說話,軍屯王指著武建王笑道:“你是不是被漢人嚇破了膽子,蘇任從去年冬來到雁門,並未有任何建樹,足見他就是個廢物,大漢軍神不過如此,隻等我大軍一到,想那小子定會望風而逃,就算有什麼陰謀又能如何?麵對我十五萬大軍,雁門關就算再怎麼雄偉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