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將翠香樓賣給了別人之後,老李就變的很閑。蘇任手下的老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洗喜歡待在院子裏喝茶,老李自然也不例外。三子在前一次的馬邑之戰中混了一個軍功,得朝廷賞賜給了十畝良田,三子沒有回去便留在了晉陽。一個是前掌櫃,一個是前下屬,老李和三子很快就成了最好的忘年交。
這天中午,老李和往常一樣,躺在院中的躺椅上假寐,手裏端著精致的陶壺,搖頭晃腦,看一眼就讓人羨慕。三子一瘸一拐的從門外進來,雖然依舊還是那個瘸腿三子,可是在晉陽誰也不敢這麼叫,見了麵都得喊一聲三爺,要不然就得倒大黴。
三子白了也胖了,身上的衣服已經不是當初破破爛爛的乞丐裝,換了精美的袍服,外麵還罩了一件絲綢罩衣,右手裏拄著從嶺南買來的檀木拐棍,左手裏和老李一樣也端著一個精美的陶壺:“李掌櫃您好悠閑呀!”
老李連眼睛都沒睜便知道是誰,嗬嗬一笑:“店鋪都轉手了,老朽我現在就是個閑人,不悠閑幹什麼?可比不上你,聽說你小子又買了十傾好地,清一水的水澆田,說說是怎麼弄到手的?騙的還是坑的?”
三子嗬嗬一笑:“既沒有騙也沒有坑,我做的是公平買賣,人家願意賣我有些閑錢就買了,將軍可是說過絕對不能做虧心的買賣。”
“這話說的對,別看老朽我已經是快入土的人,你小子要是敢胡來,壞了將軍的名聲,老頭子我拚死也得弄死你!”
三子哈哈大笑:“哪敢呀!我瘸腿三子雖然跟將軍的時間不長,也知道將軍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放心我心裏有數。”
老李這才坐直身子,示意三子坐在一旁的矮凳上:“聽說沒有,先生這幾天就要來晉陽,聽說要和北麵的匈奴人開戰了!”
三子點點頭:“這麼大的事情豈能沒聽說,一個從長安來的商賈說,就在冬日那天陛下進行了郊祭,順便為此次征伐匈奴拜將,將軍被拜為驃騎將軍,統領東路大軍,要從雁門關出兵,直搗匈奴人的老巢。”一拍自己的瘸腿,三子歎了口氣:“哎!要不是我這條腿不得勁,一定去將軍賬下效力,多殺幾個匈奴人也好。”
老李嗬嗬一笑:“正是,先生讓我將翠香樓盤出去之後,老頭子我整日裏無所事事,你瞅瞅都快歇出病來了。”
三子上下打量老李兩眼:“要不等將軍到了晉陽召見你的時候,你說說咱倆一起去軍前效力,別的不管說管個糧草軍械應該沒問題吧?”
老李點點頭:“嗯!你說的對,見了先生一定得說說此事,沒事幹卻拿著先生給的月俸這心裏總不是滋味。”
兩人說的挺好,卻沒有等來蘇任的召見,因為蘇任就沒有在晉陽停留。漢使和於單的談判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蘇任必須盡快趕到雁門坐鎮,所以蘇任繞過晉陽直奔雁門,隻給留在晉陽的老李去了一封信,讓老李將事情交代一下盡快趕往雁門,而且聲明有重要的事情辦。
雁門關經過兩年多的整修,真正的變成了一座雄關,站在雁山下,望著巍峨的險關就知道要想攻下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現任的雁門關守將雷被和副將劉健、李成三人都和蘇任有些淵源。熟人好辦事,蘇任的到來讓這三人心中激動,早早的就從關上跑下來迎接。
沒有遮天蔽日的旌旗,沒有前呼後擁的儀仗,三匹馬三個人輕輕快快的跑過來。在抵達雁門郡之後,蘇任便將所有親軍送到了軍營,隻帶著黃十三和蠻牛兩人來雁門關視察。這裏將是他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大本營,一旦有事不但自己的小命難保,甚至會連累整個大漢,所以蘇任得親自來看看,看看自己生活戰鬥的地方。
寒暄了幾句,跟著劉健等人一路向山上走,原本曲折的山路已經拓寬,變成了有很大彎道組成的盤山路。路很寬,足夠兩輛馬車並排而行,這也是為了向雁門關運送物資做的準備。至於雁門關被攻破,敵人是不是會快速的衝到山下,這件事根本不用考慮。
一邊走,雷被一邊介紹雁門關現在的情況:“蘇將軍,這兩年雁門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每日往來的商賈都有不少,按照您當初的規矩,所有出入關卡的人分為兩部分,一邊是我漢人商賈,一邊是外族商賈,無論是漢人還是外族人,隻要是進出都會嚴格盤查,特別是那些商賈非常仔細,就目前來看尚未有任何奸細混入。”
劉健連忙補充道:“還有,關內軍師重地從不讓外人進入,就算是熟人也不行,雷都尉已經下令,私自放人進來者殺!”